为了让这个双语标准更好地实施,也为了进一步促进南北文化的融合,王建业还推出了“方言点餐优惠”活动。看书屋小税枉 首发
顾客只要用南通话或者徐州话点餐,就能享受一定的折扣。
活动推出的第一天,餐馆里格外热闹。
一位操着徐州口音的顾客走进店里,大声说道:“老板,来份徐州地锅鸡,多放点辣椒!”服务员笑着回应:“好嘞,您稍等!按照咱徐州的口味给您做!”这单结账时,顾客发现因为用徐州话点餐享受到了优惠,开心地说:“这活动有意思,以后还来。”
一位南通当地的老奶奶带着小孙子走进店里。
小孙子用稚嫩的南通话说:“阿姨,我要吃蟹黄包。”
服务员微笑着说:“好个小囡,马上就来。”
因为用南通话点餐,他们也获得了折扣。
老奶奶高兴地说:“这活动真好,让我们南通话也派上用场了。”
随着双语服务标准的实施和“方言点餐优惠”活动的开展,餐馆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好。
顾客们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菜肴,还能感受到南北文化碰撞融合的独特魅力。
南通本地的员工和徐州来的后厨师傅们合作也越来越默契。
后厨师傅们在做菜时,会更加考虑南通顾客的口味需求,同时也会巧妙地保留徐州菜的特色风味;而服务员们在与后厨沟通时,也多了一份理解和耐心。
在一次日常的聚餐中,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这段时间的变化。
老陈感慨地说:“以前我就一门心思按老方法做菜,没考虑到南通这边的情况。
现在通过这些活动,我也慢慢理解了。”
南通本地的厨师小王接口道:“陈师傅,您那些徐州菜的做法真不错,我们也跟您学到了不少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餐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不仅吸引了南通本地的顾客,还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游客们一方面是为了品尝融合了南北风味的美食,另一方面也是想感受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在一个节日期间,一群外地游客走进餐馆。
其中一位游客好奇地问:“你们这双语服务和文化融合做得挺有意思的,是怎么想到的呀?”王建业笑着解释道:“我们的员工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碰撞在一块儿,只要处理得好,就能变成独特的优势。_小_说·C!m¢s? ¢首?发?
顾客们喜欢,我们也开心。”
餐厅服务员小李在一旁补充道:“我们现在都习惯了这种模式,南北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感觉特美好。”
游客们听了,纷纷点头称赞:“真是有心了,在这儿用餐不仅吃得开心,还了解了不少文化知识。”
随着餐馆的名声越来越响,面临的挑战也接踵而至。
一些同行看到王建业餐馆的成功模式,纷纷摹仿,推出了类似的文化融合活动和服务。
这让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王建业意识到,仅仅靠现有的模式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
他开始思考如何在保持南北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菜品和服务的品质。
王建业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他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地说:“大家都知道,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
咱们得想想,怎么在菜品和服务上再上一个台阶。”
老陈率先发言:“老板,我觉得咱们可以把徐州菜和南通菜的一些特色手法结合起来,创造新的菜品。
比如说,用南通新鲜的海鲜,按照徐州菜红烧的方法来做,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王建业听了,眼前一亮:“这个想法不错!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主意?”服务员小张说道:“我们在服务方面,可以更加个性化。
了解顾客来自哪里,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习惯,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会后,王建业和后厨团队开始着手研发新菜品。
经过多次试验,一道名为“南通海鲜徐州烩”的新菜诞生了。
这道菜选用南通新鲜的海鱼和贝类,采用徐州红烧的手法烹制,加入徐州特色的香料,同时巧妙地保留了海鲜的鲜美。
新菜推出后,立刻受到了顾客的欢迎。
一位顾客品尝后赞不绝口:“这道菜太有创意了,既有南通海鲜的鲜,又有徐州红烧的香,味道太棒了!”在服务方面,服务员们会在顾客进门时,通过简单的交流了解顾客的家乡。
如果是北方来的顾客,服务时会多一些豪爽和热情;如果是南方来的顾客,则更加细腻周到。
有一次,一位北方的顾客走进餐馆。
服务员热情地用略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招呼道:“大哥,欢迎您呐!咱这有各种特色菜,保证让您吃得得劲!”顾客听了,笑着说:“你们这服务真热情,感觉像回到家一样。¨??2′??8_,¨看?°书÷1·网)? ?&=更3&u新£??最?全d{”
随着新菜品的推出和服务的升级,王建业的餐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仅在南通本地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还吸引了周边城市甚至更远地方的顾客。
餐馆的成功也带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大家都以在这家融合南北文化的餐馆工作为荣。
年轻的厨师小赵在接受培训时,感慨地说:“在这里工作,不仅能提升厨艺,还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真的很幸运。”
在一个温馨的夜晚,餐馆里依旧热闹非凡。
柔和的灯光洒在每一张餐桌上,顾客们欢声笑语不断。
王建业站在餐馆的一角,看着这热闹而和谐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满足。
从最初员工之间的矛盾冲突,到如今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独特的文化餐饮模式,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努力。“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不断创新,我相信咱们的餐馆一定能走得更远。”
王建业望着忙碌而欢快的员工们,目光坚定,仿佛看到了餐馆更加辉煌的未来。
然而,随着餐馆知名度的提升,管理上的细节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餐馆生意火爆,每日客流量大,食材的储存和使用管理变得复杂起来。
有时会出现食材浪费的现象,这让王建业十分担忧。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王建业严肃地说:“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餐馆生意好,但食材浪费的问题不能忽视。
这不仅增加成本,也不符合我们节约的理念。
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采购主管老刘发言道:“老板,我觉得我们可以加强采购的精准度,根据每天的客流量预估食材的用量,避免过多采购。”
厨师长也补充道:“在厨房这边,我们可以优化菜品的搭配,让食材的利用更加合理。
比如一些边角料可以做成小菜或者配料,不要轻易浪费。”
王建业听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些想法都很好,咱们从现在开始就行动起来。”
之后,餐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采购部门根据历史客流量数据和市场趋势,制定了详细的采购计划,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适量采购。
厨房则推出了“边角料创意菜”,将黄瓜皮、萝卜尾等制作成美味可口的小菜,受到了顾客的喜爱。
在员工内部培训方面,王建业也没有放松。
他邀请了专业的服务培训师和文化讲师,定期为员工进行培训。
服务培训师注重提升员工的服务态度和技巧,教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应对顾客的需求和突发情况。
在一次服务培训课程上,培训师问服务员小丽:“如果遇到一位情绪不好的顾客,你会怎么做?”小丽思考后回答:“我会先耐心倾听他的抱怨,然后用温和的语气安抚他,尽全力解决他的问题。”
培训师满意地点点头:“非常好,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服务态度。”
文化讲师则侧重于南北文化的深入讲解,让员工们更加了解徐州和南通文化的内涵与底蕴。
“南通的蓝印花布有着独特的历史和工艺,徐州的汉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我们在服务中要把这些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进去,让顾客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文化讲师说道。
通过这些培训,员工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餐馆在服务质量和文化氛围营造方面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南通这座江海之畔的城市,餐饮业向来是热闹非凡。
各类餐馆林立,南大街更是餐饮竞争的核心地带。
王建业的王氏分店在这片繁华中独树一帜,凭借独特的南北融合菜品和良好的服务口碑,赢得了众多食客的喜爱,店里常常是座无虚席,欢声笑语不断。
然而,树大招风,一场恶意的阴谋正悄然降临在这家颇受欢迎的餐馆之上。
在南通餐饮界的一隅,一个秘密的联盟悄然成立。
几个心怀嫉妒的商家聚在一间昏暗的会议室里,窗户紧闭,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灯光昏黄而黯淡,给整个房间笼罩上了一层压抑的气氛。
为首的老孙,身材微胖,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阴狠:“这王建业的生意越来越火,把我们的客人都抢走了,咱们得想个办法治治他!”旁边的麻子脸老李附和道:“是啊,老孙,你有啥主意就快说吧,再这么下去,咱们都没活路了。”
老孙搓了搓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听说市场监管那边最近在狠抓食品安全问题,咱们来个‘卫生突击检查’,匿名举报他王氏分店食材过期。
让他尝尝苦头,看他还怎么得意!”其他人听了,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于是,他们精心策划了一番,收集了一些莫须有的证据,以匿名的方式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了王氏分店。
没过多久,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市场监管人员一行数人,身着整齐的制服,神情严肃地来到了王氏分店门口。
此时,餐馆正是准备营业的忙碌时刻,服务员们在店里忙着摆放餐具、擦拭桌椅,后厨传来阵阵炊具碰撞和食材处理的声音。
王建业正在办公室里查看当天的采购清单,听到楼下一阵喧嚣,心中涌起一丝不安:“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会这么吵?”他起身快步走向店门口,只见市场监管人员已经站在店中,周围的顾客和服务员都一脸疑惑地看着。
王建业心里“咯噔”一下,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微笑着走向监管人员,礼貌地问道:“您好,请问几位领导来店里有什么事情吗?”带头的监管员面色凝重,拿出一份举报信,说道:“有人举报你们店食材过期,我们今天要进行突击检查。”
王建业心中明白这可能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之举,但他并不慌张,从容地说道:“好的,领导,欢迎检查。
我们的食材管理一直都很严格,请各位放心检查。”
说着,他带着监管人员走向冷库。
冷库的门缓缓打开,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冷库内部宽敞明亮,所有食材按批次整齐地摆放着,不同种类的肉类、蔬菜、调料都分区存放,一目了然。
王建业指着这些食材,自信地说:“领导,您看,我们的食材都是按照批次存放的,每一批都有详细的采购票据和检验证明。”
说完,他示意助手拿来文件夹,里面厚厚的一叠票据和证明文件,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每一笔采购的时间、地点、供应商以及食材的检验情况。
监管员接过文件夹,仔细地翻阅着,不时抬起头来看看冷库中的食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讶:“你们的管理还挺规范的嘛。”
王建业微笑着回答:“我们一直很重视食材的安全和质量,这是对顾客的负责。
每天采购部都会登记台账,关键环节还会拍照存档,就是为了确保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原来,王建业早就料到会有同行使出不正当手段,所以一直要求采购部对食材管理严格把关。
他深知,在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就是生命线,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