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传统车企跟农机、机械厂外,也有不少的以前就考察过燃油汽车行业的厂商想尽快加入分一杯羹。
然而,这些生生瓜蛋子的新厂商们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
实验室的爆炸那是接连不断,锂电池真的好难驾驭,搞铅酸电池、铁镍电池又不太甘心。
至少市面上常见的两款车型,一款是特斯拉、一款是龙猫乐都是锂电池的车型,续航能力不错、充电速度也快。
他们也想上来就搞锂电池为核心的电池包。
但...
明明锂电池这种东西技术含量不高啊,各种电子商品里都有锂电池的存在。
问题是,别说做成电池包,就是做成电池模块组都挺不容易。
高新聘请、从各个电池厂挖过来的人才,整个电池模块组都弄不明白。
实验室里,不是在爆炸,就是在爆炸的实验中。
这...
生瓜蛋子的新厂商们有了抓狂,这锂电池好危险的说。
这玩意不是妥妥的炸弹包吗?威力堪比小型的燃烧弹了。
只是,龙猫工业跟特斯拉超级工厂是如何做到集成了了那么多的锂电池还不炸的?
电池模块组,电池包看上去技术含量不高,但十分考验科研人员对于线材的选择。
想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门都没有。
只要是线材就有电阻,充电、放电都会产生热量,热量不能及时的引导出去,自然会引发锂电池的连锁反应,先是烧断电解液隔离层,随后自燃,要是在一定的封闭空间内还会发生爆炸。
就算电池模块组、电池包解决后。
还有电控系统跟电机。
这两都是电车除了电池包之外的核心。
尤其是电控系统跟电机看上去很简单,但越是简单的东西想要从基础进行技术突破就越难。
龙猫工业提出的电压、电流微控系统跟特斯拉提出的能量回收系统就足够传统的车企研究一段时间了。
这些生瓜蛋子的新厂商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毕竟跟汽车搭边的专利研发,起步都是论亿的。
或许,在炎国的传统车企中也就是毕亚迪的技术储备最充分。
毕竟,毕亚迪是炎国玩电动车最早的一批车企,就算现在主推的混合动力车型都没有放弃对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后续研发投入。
毕亚迪是铁了心要赶上这波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风口,甚至不惜在发布会的时间选择跟特斯拉同步发售。
对,没错。
就是碰瓷!
至少要在感官上让消费者们知道,他毕亚迪汽车也是能跟特斯拉相提并论的。
其实,毕亚迪的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它一直是个三四线的品牌车企,凭借混合动力车型勉强在炎国国内汽车圈子站住了脚而已。
毕亚迪心心念念的要打破常规,要趁着新能源电动汽车有起飞之势,赶紧发布新的车型抢占市场。
龙猫工业、雷神工业、华魅工业三家是个小联盟,这在汽车的圈子内是半公开的信息。
毕亚迪十分的清楚自身的定位。
它想要出彩,就必须赶在雷神工业、华魅工业发布新车之前,也就是哪怕要碰瓷特斯拉的发布日,也要重仓押注在新的车型上。
...
诸多的传统车企想要抄袭龙猫工业出品的龙猫乐miniev的电池包、电池模块组、电机、电控等技术。
...
-----------------
不过,龙猫乐miniev核心卖点是防撞系统+低速,主打的是安全。
换句话说,龙猫乐miniev已经奠定了它自身的定位,也即使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里,它是堪比燃油汽车沃尔沃一般的存在。
龙猫乐miniev的造型、内饰很普通,但更关键的是,它的定价足够的亲民,甚至堪称白菜价。
6.666w定价的减配版龙猫乐miniev能直接将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车、老头乐电车给直接顶死。
毕竟,龙猫乐miniev再怎么简配,组装整车的零配件都是严格按照汽车的配件生产、加工、组装的。
远不是那些塑料、合金、泡沫、纸板拼凑的粗制滥造的电车、老头乐电车能比拟的。
再说,龙猫工业自发布会一鸣惊人后,已经有了初步的品牌号召力,算品牌车型了。
加分!
龙猫工业的创始人之一是熊猫科技的小高总。
熊猫科技的代表作品有蝶恋手机、龙拳手机、赤菟c1手机。
这些手机无一例外的都表现出锂电池的续航能力优秀、三防特制的电池安全感爆棚。
就是特斯拉都不敢承诺电池包的安全性。
但,龙猫工业公开的宣布,龙猫乐miniev的电池包是享受独特的三防安全。
防穿刺、防高温、防挤压。
加分!
-----------------
龙猫乐miniev已经脱离了是电动车的范畴,而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代表作品之一。
尤其是被媒体、车友、发烧友爱到发狂的防撞系统。
防撞系统包含了防撞回弹系统、侧身修正系统、车型椭圆形设计、保险杠独有的全覆盖设计....。
多个细节直接拉满。
不用担心车子的磕碰问题!
不用担心老是被骂女司机的问题!
...
被誉为最安全的代步工具。
甚至独有的砰砰车的设计原理,引发了无数成年人的童心。
碰碰撞撞再也不怕!
甚至以出色的防撞特点,成为了诸多新手上路司机,买过来作为过渡车型的首选。
新手上路司机成长为老司机的过程可是极其费车的。
龙猫乐miniev因为凭借发票就可以平价更换锂电池,更是让它成为二手市场的宠儿,保值率是杠杠的。
引擎声浪模拟系统更是开一代先河。
这是特斯拉电车都未办到的事情。
可以预见,今后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没有引擎声浪模拟系统,大概是卖不出去的。
车载的ai智能小龙,更是火出了圈。
因为,有了ai智能小龙辅助,驾驶操控车辆会轻省甚多。
要是能加钱,搭载最先进的激光雷达,那么在今后的驾驶生涯中,就不再担心会出现鬼探头的驾驶事故了。
通过车载的技术层面就能解决。
不少有心人也发现了,高强参与的项目、具体产品。
颇能受到市场的追捧,除了宣发、营销上没有毒点外,这些项目、产品本身蕴涵的技术价值要高于销售价。
换句话说,走的就是所谓的技术碾压路线。
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概念创新,这些无论是熊猫科技还是龙猫工业都走在众人的前面。
搞研发、搞应用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就是无底洞,烧不起,也压根也不想烧。
他们想的就是能抄就抄、能混就混。
唯独,熊猫科技、龙猫工业极其舍得花钱在研发上。
只是这些有心人搞不明白,为何熊猫科技、龙猫工业的研发成果出现的这么快,质量也算上乘。
仅仅是因为科研团队都是年轻人,思想上的枷锁少一些吗?
有不太靠谱的小道消息宣称:熊猫科技的研发成员穿戴的科研马甲能够十分有限的加成科研速度。
大部分人是一笑置之不理。
也有那么一小捏,真正将这个小道消息放在了心上,并花费重金购买力一些所谓的科研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