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贰郎 作品

第72章 风口吹来!躺赢!

高强淡然一笑通过电话道:“自然是魔都。咱们的龙猫乐miniev非对称优势极大,趁此机会撕开一道口子,顺便给特斯拉一个下马威。”

高永鸣沉默数秒后,才通过电话传音道:“好的强子,我去准备、准备。咱们的龙猫乐miniev一旦弄出点名堂,我看很多的炎国的车企都会纷纷的效仿,大概新能源汽车会出现井喷式上市。”

当天,高强和高永鸣就在龙猫工业的官网和各大媒体平台上公告出了龙猫乐miniev新车发布会选址,定在魔都。

一石激起千层浪。

魔都因两家重量级新能源汽车车企(龙猫工业、特斯拉超级工厂)的搅局,导致了虹吸的效应。

众多的媒体、汽车圈内的业内人士,纷纷动用关系想要先一步抵达魔都,更多是的想要获得龙猫乐miniev新车发布会的入场券。

....

-----------------

上汽的老总陈鸿眼见龙猫工业已经实际搅动了局势,甚至特斯拉超级工厂也发布了新款车型的定价,特斯拉的新车将在5月1日正式上市,毕亚迪的动作最快,也宣布跟特斯拉同一天推出新款的纯电系列的新能源电车。

陈鸿也是老江湖了,他深知风口的到来,那是一步错,步步错。

于是在3月23日,晚上19:50。

陈鸿动用紧急权限,召开上汽集团内部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专题研讨会》。

上汽集团的核心成员因业务开拓需要,实际是分散在各地地域的。

《新能源电动汽车专题研讨会》采用的也是加密线上会议的模式。

上汽集团财大气粗,加密线上会议的技术对于技术团队来说并不算什么,算是最基本的操作。

10分钟后,上汽集团内部的主要成员23位实权股东,主要技术工程师53位,全都汇聚在一间,网络虚拟的会议室中。

晚上20:00整,陈鸿在自己家的别墅中的工作室内,坐定。

连上麦后,陈鸿的实时视频图像出现在网络虚拟会议室的主位。

陈鸿没有过渡的话语,开门见山直接说道:“诸位,新的变局出现了。”

“米国的马嘶克带着他的作品特斯拉电车已经在魔都建立了特斯拉超级工厂,最迟今年的5月1日,大家就能看到充斥着各种先进科技的特斯拉电车。”

“另外,现在搅动整个手机圈的熊猫科技也下场宣布和龙芯国际联合注册了龙猫工业,代表作龙猫乐miniev更是要在今年的3月25日上市宣发。这熊猫科技不容小觑,据说旗下的科研团队研发的进度反常规,逼得海外的高新企业不得不一刀切的限购芯原料,来迟缓熊猫科技的成长。”

“还有一个很重要。毕亚迪也发布了最新公告新款的纯电动毕亚迪e6将和特斯拉的新车同日发布。”

“因此,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

“市场就那么大,尽管我们认为电动汽车不可能做到一家独大,最坏的局面是燃油车跟电动汽车平分市场。”

“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们上汽集团一直未能上心新能源汽车的事情,但此刻要倍加的关注它。”

“市场部的老周,你必须在会议结束立马组织力量展开线上、线下的市场调研。不惜代价!我要在明天这个时候拿到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第一反应和态度。对于支持电动汽车的,我还要求调研人员去收集电动汽车的预设定价,以及消费者最直观的购买价。”

“技术部门的老杨,你的任务也很艰巨。我要求在月底之前,你要组建好电车相关的电机、电控线控系统、电池包的攻坚小队。我会给人事打招呼,招聘择优录取,个别优秀的可以动用猎头去挖人...,总之我不管你具体用什么方法,我这边会让人事全力配合。但,你要拿出点成果。起码我要看到可以研发新能源电车的架构雏形。”

“我们不一定非要赶在5月份拿出样车,但通过相关的研发,我们能大抵摸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线的大概范围这很重要。”

“采购部的刘姐,你要成立一个专项小组,负责去已经研究成果的锂电池能源厂商去谈判。一旦我们这边研发团队进展不顺,我要有备用的方案可以顶上去。重点关注一下熊猫科技的旗下的锂电池工厂或者代工厂。”

...

随着陈鸿下达的一道道命令,上汽集团这个庞然大物,宛如精密的仪器一样轰隆隆的运转起来。

新的业务即将开展,谁要是能第一时间拿出成绩,自然会被重用。

各个项目部的负责人纷纷在视频加密会议里表态。

原本一潭死水的上汽集团,因新的项目启动,开始萌生新的动力。

都想在新的项目里分一杯羹。

尤其是几个负责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项目的几个负责人,他们都清楚可以更进一步的机会来了。

米国的特斯拉空降魔都,投资500亿。

龙猫工业驻扎、建厂在魔都,投资也500亿。

雷神工业、华魅工业各自建厂在鹏城、京都,投资也有300多亿。

就连毕亚迪搞的纯电动毕亚迪e6,也号称投资200多亿。

上汽集团家大业大,要是一旦投资电动车专项小组,那投资起步也在500亿以上。

李白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也就是,只要陈鸿点头,那么所有参与进这个电动车项目的人想不发财都难。

至于能搞出好的电动汽车吗?

这重要吗?

上汽几个负责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项目的几个负责人,都知道:电动车项目的最终结果无论好坏,都不影响他们赚钱就是了。

以上汽集团的底子,电动汽车做的再烂也是在水准线之上的。

底线要坚守:起码不能比毕亚迪的电池差,就能对上交待。

至于完美的车型,自然是要不断的投入、营销、再投入。

真要是一步到位了,他们这些人难道要喝西北风吗?

集团的利益重要,他们个人的利益也重要。

严格按规矩办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不然怎么讨要研发的经费?

搞研发就是拼人品,他们有的是手段购买现成的技术。

购买现成的技术成果还有研发的技术成果也需要阶段性的解锁,这样才能凸显出自己等人的价值所在。

总之,钱到位,事情办好。

你好,我好,大家好。

....

-----------------

其实,不止是上汽的陈鸿在悄悄的布局。

其他的炎国的老牌车企上汽、宇通...等车企也纷纷内部成立专项攻坚团队,搞起了电动汽车的市场深度调研。

对于炎国国内的老牌车企而言,造电动汽车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车型重新设计一下减重,燃油发动机改为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

并不费什么事,相反还能节省大量的燃油发动机的专利费用。

...

人在家中坐,财从天上来,躺赢的就是炎国的几家专门深度研发锂电池的制造厂商。

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

各个老牌车企的订单就蜂拥而至,推都推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