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 作品

第四百八十三章 权臣死局,致命挑拔!

“今日特来求见,只愿能在宰桑大人进入天国之前,与宰桑大人见最后一面,再叙旧情,不负往日相识之缘,就此给宰桑大人送终。.6~妖.看`书~枉` /醉/欣,蟑_劫~埂¢芯¢哙^”

此言一出,厅堂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结,沉寂得令人窒息。

忽歹达原本肆意游走于胡人美女身上的手猛然顿住,指节也因怒气而不住颤抖。

他蓦地用力一捏。

那两位胡装美人,容颜本如花似玉,瞬时便因剧痛而面容扭曲。

她们紧咬银牙,不敢发出一丝呻吟,生怕触怒这位时常以虐待女子为乐的宰桑,只能在沉默中承受。

两人眉目间尽是隐忍的痛苦,原本娇媚的神情蒙上一层复杂的光影。

在绝色容貌的映衬下,反而平添了几分令人心动的脆弱与悲怆,似更能挑动男人心底深处那如野兽般的隐秘欲望。

忽歹达的目光如利刃般刺向朱橚,眼中怒焰熊熊,似要将他生吞活剥。

任谁被无端断言命不久矣,脸上的神色都不会好看。

更何况是忽歹达这等权势滔天、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大人物。

平日里谁敢和他这般说话?

忽歹达的胸膛微微起伏,怒意如火山般蓄势待发,虽未当场发作。

但那紧绷的神情恰似弦上之箭,预示随时可能爆发,如惊雷炸响。

朱橚却似完全未察觉这异样的气氛一般,依旧神色自若,继续说道:“宰桑大人若有未了心愿,不妨此刻托付于我。”

“草民虽身份卑微,却愿肝脑涂地,替大人完成遗志。”

“大人乃当世英雄豪杰,胸怀大志,远非常人能比,草民自相识大人以来,便对大人心折不已。”

“若能为大人稍尽绵薄之力,亦是此生之幸。”

忽歹达闻言,怒极反笑,笑声洪亮却带着森冷的寒意,回荡在厅堂之中:“哈哈哈,曹竹,你登门拜访,竟是为了给我送终?”

他猛地起身。

“你莫不是想试试我的宝刀是否锋利?或是想亲身体会一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

言语间杀意顿起。

朱橚仍不为所动,镇定自若,轻轻摇头:“宰桑大人误会了。”

“草民此来,绝无诅咒之意,更不会有半句虚言。”

“宰桑大人之命已是垂危,大明使团抵达别失八里都城之日,便是大人身死之时。”

“我身为大夫,救人治病本就是已任,此际更是心忧宰桑大人安危,唯愿以一己之力,助宰桑大人逢凶化吉。/搜,嗖`小`税+徃? ?首^发/”

他目光直视忽歹达,道:“若宰桑大人肯听草民一言,或许不仅能保全性命,更可令东察合台汗国重振雄风,再现成吉思汗当年的无上荣光!”

“如若不然,草民只能准备一口棺材,好替宰桑大人收尸,为宰桑大人处理后事了。”

忽歹达双眸微微眯起,锐利的目光牢牢锁定朱橚。

朱橚站在堂中,身形挺拔,纹丝不动。

“好!”忽歹达冷笑一声,重新坐回胡床。

“本官倒要听听,你曹神医有何高见?”

“若是胡言乱语,我便让你见识见识这世上最残酷最可怕的刑罚,折磨你七天七夜,让你想见阎王也不行,教你后悔来到这世上做人!”

朱橚听到忽歹达这番充满威慑的警告,表面依旧不动声色,内心中却反而暗自雀跃。

他方才虽看似镇定自若,实则心弦紧绷,额角隐隐渗出冷汗。

此番拜访,无异于在刀尖上起舞,稍有不慎,便可能命丧黄泉。

好在历经“谋反”风波,被大明朝廷通缉,四处亡命天涯的日子,早已锤炼了朱橚的心志。

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让他见识了人世间的险恶与无常。

也让朱橚学会了在生死关头强压恐惧,保持从容。

如今,忽歹达既让他开口说话,那朱橚便有了表演的机会。

朱橚微微一笑,朗声道:“草民本是中原人士,对当今大明皇帝朱允熥知之甚深。”

“此人胸怀大志,欲一统四海,并吞八方。”

“他早已公开宣称,要让天下万邦皆沐浴圣人之教,让大明龙旗飘扬于日月所照之地,令天下诸国对大明无不臣服。”

他语调渐转低沉,意味深长道:“大人想必也已察觉,大明先是在边境频繁调兵遣将,操练军马,演练军阵,又暗中令草原诸部,聚兵压境。”

“如今使团来访,意图昭然若揭。”

“就是要逼迫别失八里俯首称臣,归顺大明。”

忽歹达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道:“那又如何?”

朱橚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然笑意,道:“自然,大人尽可置之不理。”

“毕竟,即便别失八里向大明纳降称臣,以大人之尊,大明朝廷多半会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依旧可如往昔,甚至更甚。”

他语气骤然一转:“投降大明,对大人而言,表面看来或许并非坏事。~优+品*小-税~旺* ′追?蕞?新+璋-洁,”

“然而,若大人真如此想,便是大谬!”

“别失八里一旦归降大明,便是大人的死期!”

忽歹达听到此处,目光陡然一冷,杀意如霜,几欲透骨。

朱橚见状,不敢故弄玄虚,更不敢吊他胃口,立即接着说道:“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便是当今大明皇帝朱允熥,最忌讳者,正是权臣专政。”

朱橚语调低沉,说话时语气极为果断,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

“在我们汉人的儒家礼制中,若臣下权柄过重,便会动摇君主根基,致使纲常紊乱,国家危机随之而生。”

“朱允熥尚在东宫为储时,曾亲率大军远征倭国,那时倭国正是将军把持朝政,皇权名存实亡,不过做过傀儡罢了。。”

“但朱允熥率大军征倭,便废其将军之位,斩其权臣,扶持倭王重新执政。”

“其意昭昭,便是不许权臣架空主上。”

“而宰桑大人您。”朱橚微顿片刻,望向忽歹达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您乃是别失八里举足轻重之人,深得大汗器重,又有拥立之功,出身于都格拉特部赫赫有名的布拉吉家族,权位之尊,声望之盛,可谓举世无双。”

“连大汗见您,也需礼让三分。”

“但在朱允熥眼中,这便是臣下跋扈,权重君弱,是‘尾大不掉’,‘以臣欺君’之象。”

“他断然不会容许这样的臣子存于他治理之下。”

“宰桑大人所持之权,在允熥这个大明皇帝眼中,就是罪证,足以致命。”

“哪怕大汗再信任你,朱允熥都非杀你不可。”

朱橚略作喘息,又继续说道:“其二,大明上下皆知,当今皇帝朱允熥,性情贪恋美色。”

“《大明日报》,还有大明的诸多杂志,早已流传至别失八里,宰桑大人想必也略有所闻。”

“朱允熥不但将一位出身平民,貌美绝伦的女子立为皇后,更大肆在民间搜罗绝色佳人,充盈后宫。”

“如今他宫中美人三千,依旧不知餍足,仍频繁派遣使节下乡,深入民间,只为寻得更多奇姿异艳。”

“自古西域多出艳色,早已名扬天下,朱允熥垂涎已久。”

“他曾当众言道:‘朕有二愿,其一,荡平四海,使诸国俯首,八方归一,大明龙旗永不落下;其二,得西域二美,纳入宫阙,斯愿足矣。’”

朱橚目光深邃,望着忽歹达道:“朱允熥口中的‘西域二美’是指何人,宰桑大人想必心中有数。”

“据草民所知,二美中的那位姐姐,已与宰桑大人订下婚约,只待良辰吉日,便将成婚完礼。”

“就凭这一点,朱允熥也断难容您。”

“他志在天下,情在美人,若知所欲之人早已名花有主,且花落权臣之手,以他那刚愎自用,好色多疑的性子,又怎会善罢甘休?”

朱橚语气忽而轻缓,却透出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劝诱意味:“当然,倘若宰桑大人愿意解除婚约,主动献上美人,或许还能换得朱允熥一时欢心,暂时苟全性命……”

“朱允熥欺人太甚!”朱橚的话尚未说完,忽歹达便猛然暴喝一声,如雷霆乍响,打断了他的陈述。

这怒吼震得堂内气氛一滞,旁边的两名胡人美女更是吓得瑟瑟发抖。

在别失八里,谁人不知宰桑忽歹达乃是色中饿鬼?

他府中姬妾成群,早已过数十人,所养美婢更是如云,但却视她们为私产禁物,容不得旁人染指半分。

而那所谓的“西域二美”,更是令众人艳羡难及之人。

她们是大汗黑的儿火者的两位掌上明珠,虽非正室王妃所出,却因姿容绝世,自幼便备受宠爱。

长女名为古丽扎巴,次女唤作笛娜渃娅。

两人芳龄未满,风姿却已初露,颜若晨曦,貌若天仙。

她们在别失八里早已名声在外。

外界传言,只要她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人展颜一笑,便能勾人魂魄,能令无数青年才俊为之神魂倾倒,从此茶不思,饭不想,只能其念念不忘。

她们每一次在宫中露面,哪怕是蒙着脸,只露出一双灵动大眼,亦引得群臣侧目,贵族子弟趋之若鹜。

忽歹达曾于战场上救过黑的儿火者一命,后又全力支持其登上汗位。

因这份生死之交与拥立之功,他借机向大汗提亲,欲迎娶古丽扎巴为妻。

黑的儿火者虽心有不舍,却也明白这位都格拉特部首领既有军权又有民望,正需拉拢,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古丽扎巴年岁尚幼,婚约虽已定下,婚礼却尚未举行。

但在忽歹达心中,早已将她视作自己的禁脔。

谁再敢对古丽扎巴心存任何幻想,便是与他为敌。

此刻听闻朱允熥竟胆敢觊觎他视若珍宝的女人,一股怒火顿时冲上心头,几欲将其吞噬。

他那双本就锐利的眼眸,此时更如寒光刀刃,死死盯着朱橚,仿佛下一刻便要拔刀断人性命。

见状,朱橚心中暗喜,却面上装出一副劝解模样,缓声道:“美人虽美,终归只是一名女子而已。”

“宰桑大人胸怀大志,岂能因一女子误了大局?”

“依草民之见,若能以美人化干戈、转祸为福,也未尝不可。”

“宰桑大人不如主动将其进献于大明皇帝……”

“住口!”忽歹达再度厉喝,声音中透出怒不可遏的杀机。

紧接着,他猛然前倾,冷冷盯着朱橚的双眼,一字一顿道:“你所说的这些,莫非都是你捏造的?有何凭据为证?”

朱橚神情不变,拱手答道:“宰桑大人,草民绝无半句虚言。”

“朱允熥自命文才冠世,素喜吟诗作赋,这一点想必大人也略有所闻。”

“他曾私下作过一首诗,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西域二美的爱慕之情,此诗,草民至今仍能完整背诵。”

他故作姿态地顿了顿,仿佛在回忆什么,然后缓缓背诵道:

“玉帐春寒未嫁身,天骄双璧照月轮。”

“星眸欲语藏胡雪,翠袖轻扬动天辰。”

“梦里金鞍驰朔漠,心随玉笛入昆仑。”

“若教一顾倾长乐,愿解龙骖出塞巡。”

这首诗自然是朱橚早已预先编好的。

他出身皇室,自幼饱读诗书,文墨修养颇有根底,做出一首这样的七言诗,对朱橚而言,十分简单。

反正忽歹达是胡人出身,就算对中原文辞略有耳闻,也终究难窥汉诗深意,更遑论细辨其优劣真伪。

只要形式做得足够好,词句听起来有几分风雅,便足以惑人耳目,混淆是非。

果不其然。

忽歹达听罢这首诗,面色骤变,额角青筋暴跳,怒声喝道:“好一个大明皇帝!好一个朱允熥!竟敢如此垂涎我的未婚妻!辱我尊严!我与他誓不两立!”

他这番暴怒,声音如雷,将堂中屋瓦都震得微颤。

可见此事在他心中所引发的愤恨有多大,绝非惺惺作态。

朱橚见状,心中窃喜,知晓自己这一计谋已收奇效,却仍不动声色,依旧神情凝重,语气低沉地劝道:

“大明如今兵强马壮,气势如虹。”

“别失八里的王公贵族,听闻使团来访,皆纷纷迎合,甚至有不少人表示别失八里应归附大明。”

“宰桑大人虽位高权重,但若强行与大明为敌,朝野上下的官员,也会不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