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室的门被推开,一个身形精瘦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他三十出头的年纪,穿着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步履沉稳。
“杨总,我是秦俊先生的助理武洋。”他微微欠身,声音不高不低,面带微笑,“我们之前见过。”
杨鸣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稍稍偏头看向狄明。
狄明会意,轻轻带上了门,留下杨鸣与这位不请自来的使者。
“请坐。”杨鸣转过身,指了指会客区的沙发,自已则在对面坐下。
武洋坐姿端正,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这个姿势既不显得紧张,也不过于放松,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感:“感谢杨总抽时间见面。”
“秦总近来可好?”杨鸣开口,目光平静地审视着对面的年轻人。
武洋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既不像普通商人,也不是典型的保镖。
那种警觉,更像是某种特殊训练的结果。
“秦总一切都好,他托我向您问好。”武洋的回答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秦总这次派我来是有一件事想与杨总商谈。”
杨鸣做了个“请说”的手势,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武洋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个深色文件夹,放在两人之间的茶几上:“这是关于刘广在隆城产业的相关资料。”
杨鸣没有急着去拿,只是眼神扫过那个文件夹,等待下文。
“相信杨总已经知道刘广的情况了。”武洋的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一次普通的商业变动,而非一个人的覆灭与死亡,“他在隆城的所有产业,包括‘金辉大酒店’、‘福临门’连锁和东城区的几处商业地产,已经全部被秦总通过合法渠道收购。”
杨鸣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刘广的产业被迅速清理转手,这手笔之大,速度之快,再次印证了秦家的能量。
按照正常流程,这些涉案资产应该被冻结相当长的时间,能够如此迅速地完成转让,背后需要动用多少关系网络?
“秦总有意向杨总提出一个合作方案。”武洋继续道,语气依然平静,但内容却让气氛微妙地变化了,“这些产业,秦总希望转给杨总经营。秦总只保留百分之十的干股,其余全部归属杨总名下。”
听到这个消息,杨鸣的表情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刘广的产业网络在隆城价值至少大几千万,这样的“赠予”绝非小事。
在这个社会,没有无缘无故的馈赠,每一次给予都意味着某种交换或预期。
“不知道秦总为何如此慷慨?”杨鸣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谨慎的试探。
“秦总说了,他很欣赏杨总的商业才能。”武洋的回答滴水不漏,“这些产业交给杨总经营,必定能发挥最大价值。秦总只是投资,不参与具体运营。”
杨鸣拿起桌上的水杯,慢慢喝了一口,借此给自已一点思考的时间。
“我很感谢秦总的慷慨,但这份礼太重了。”杨鸣放下水杯,直视武洋的眼睛,“我不明白秦总的真实意图。在我的理解中,没有人会无缘无故送出这么大的一份‘礼物’。”
武洋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他脸上浮现出一丝近乎真诚的微笑。
“杨总果然直接。”他稍微调整了坐姿,“秦总说过,他欣赏杨总这样的人才。他认为,隆城的格局已经定型,与其让这些产业落入陌生人手中,不如交给已经在当地有根基的杨总。至于秦总的目的……”
武洋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秦总说,他只是想和杨总交个朋友。”
“武先生,我们都是明白人。”杨鸣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也没有毫无代价的朋友。秦总如此大手笔,必有所求。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坦诚相告,那这份‘友谊’恐怕很难建立。”
“杨总误会了。秦总确实只是想和杨总交朋友,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秦总说,在商场上,有些人值得结交,不是为了眼前利益,而是为了未来可能性。杨总就是这样的人。”
这个回答仍然模糊,但却透露出一种微妙的信息,秦俊对杨鸣的兴趣可能超出了单纯的商业合作,而是看中了某种更长远的价值。
这种暗示让杨鸣内心的警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级。
“秦总真是慧眼识人。”杨鸣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自嘲,“不过,这么大的事情,我需要时间考虑。毕竟,接受这样的‘友谊’,意味着我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武洋点头,从容地合上文件:“杨总考虑得很周全。秦总也提到过,他欣赏杨总的谨慎。”
他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张名片,放在文件夹上:“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杨总考虑好了随时可以联系我。秦总说,无论杨总做何决定,这份友谊的邀请都会一直有效。”
“替我谢谢秦总的好意。”杨鸣站起身,示意谈话接近尾声,“我会尽快给出回复。”
武洋也随之起身,微微颔首:“秦总说,杨总是个聪明人,一定能看清楚其中的价值。”
送走武洋后,杨鸣站在窗前,手中把玩着那张名片,目光投向远处。
秦俊这步棋走得出人意料,打破了所有常规逻辑。
如此大手笔的示好,对方究竟是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而自已,是棋手还是棋子?
这个问题在他心中激起一阵复杂的涟漪,如同秋风拂过湖面,掀起微不可察却又无法忽视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