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青龙 作品

第177章 皇帝凯旋,百官出迎!

李纲回家吃了晚饭,就在书房琢磨夺回燕云十六州,以及南方各路的治理事情。大方向定下,仍然要反反复复的考虑。

执政,必须万无一失。

李纲进一步梳理时,管家走进来道:“相爷,三老爷求见。”

李纲吩咐道:“请进来。”

管家去通知,不一会儿,李纲的三弟李维走了进来。

李维三十开外,和李纲是一母所出,排行老三,上面有老二李经。

李经在秘书省任职,担任校书郎。

官职低,却是清流。

李维在开封府担任刑曹参军,之前谋划去两浙路任职。之所以如此谋划,是李维的岳父翁彦国有这方面的人脉,李维去江南会很轻松。

李维神色严肃,行礼道:“大哥!”

李纲道:“坐吧。”

李维却没有坐下,一副悲痛无奈的神情,行礼道:“大哥,我来求你一件事。”

李纲问道:“什么事?”

李维迟疑片刻,咬牙道:“大哥,救救翁家的人吧。岳父受太上皇蛊惑,跟着造反,已经被杀了。”

“岳父谋逆造反,无可挽回没办法,可是翁家被抄家,翁家的人全部流放,一个都没有逃过。”

“你帮帮忙,找个机会特赦了他们,或者改为流放西京,不要流放琼州文昌,那地方太偏了,完全是穷乡僻壤。”

李纲目光锐利,审视着眼前的三弟。

相比二弟李经的谨言慎行,李维有些拎不清,更有些糊涂。

娶回来的翁家女子,更是没脑子。

李纲沉声道:“翁彦国谋逆,罪不容赦,该杀。翁家人被流放也是正常的,陛下的安排没错。实际上,这已经是陛下仁慈。换做其他皇帝,早就株连九族,家眷不会只是流放。”

李维继续道:“我知道赦免流放很难,能否换一个流放的区域呢?”

固执的姿态,让李纲眼神冰冷。

李纲招手道:“来,你过来,我告诉你该怎么办。”

李维心头大喜,只要大哥肯帮忙,回家后就不会被妻子指责。他连忙凑上去,弯腰道:“大哥,要怎么办?”

李纲一巴掌就抡了上去。

啪!

耳光响亮。

猛烈的力量冲击,李维倒在地上,脑子都有些懵,质问道:“大哥,你打我做什么?”

李纲起身走到李维的面前,抬脚踹在李维的身上,呵斥道:“你也是做官的人,不清楚谋逆是什么罪吗?”

“处处为翁家考虑,你考虑过李家的处境?”

“陛下圣明烛照,你让我徇私舞弊,是希望你的亲大哥死得快一点吗?”

“亏你还是李家的人,竟然说出这样厚颜无耻的话。”

李纲呵斥道:“翁氏的父亲谋逆,她没有半点愧疚之心,反而煽动你来找我,不知羞耻,更是愚蠢。”

李维打心底怕李纲,连忙道:“大哥,我错了。”

李纲继续道:“翁家出了大事,李家没有休掉翁氏,已经仁至义尽,还敢肆意胡来。”

“你回去后,好好教训她。”

“另外,你上奏折辞官,说清楚翁氏和翁彦国的关系,表明你虽然不知情,却因为是结发妻子难辞其咎,主动辞官。”

李纲吩咐道:“写好后奏折给我,我转交给陛下。”

李维更是后悔来了,连忙道:“大哥,我好歹是开封府的刑曹参军,是有官身的。一旦辞官,岂不是什么都没了?”

“蠢货!”

李纲又是一脚踹在李维的身上,呵斥道:“翁彦国谋逆造反,你不表态,绝对不行。”

“你现在不表态,等朝廷的官员弹劾,到时候很被动。”

“别以为装鹌鹑能躲过去,那是不可能的。在朝廷中,你越怕什么,越是会来什么。”

李纲说道:“我们认罪悔过,把决定权交给陛下,这才是最好的。别想着蒙骗陛下,骗不了陛下的。”

李维很想拒绝。

可是在李纲的目光下,只能起身老老实实的写辞官奏折。

李纲在一旁盯着,给李维指出不合适的地方,让李维改正后重新抄写一遍。

李纲收起了奏折,吩咐道:“滚回去待着,翁家的事情不准再掺和。你想死,我不会拦着。牵扯到李家,我亲自送你上路。”

圣主在朝,李纲也有自已的野望,希望跟着皇帝一起建立前所未有的大宋,不希望有人拖后腿。

谁来都不行,亲弟弟也一样。

李维被李纲吓到,连忙道:“我听大哥的。”

李纲又询问,李维和翁彦国有没有书信来往,包括翁氏和翁彦国可有书信来往?

得知没有来往,才放心。

李纲吩咐道:“回去吧,告诉翁氏,李家不是无情之人,不会遇到危难就舍弃她。前提是,她要清楚自已的身份。”

“我知道了。”

李维告辞退下。

李纲望着李维离去的背影,脸上的强硬神情转为无奈。

摊上这样的事情,只能向陛下禀报,听候陛下的处置。陛下要处置,他也没话说,反正他问心无愧。

……

清晨,朝阳初升。

金灿灿的阳光,洒落在东宫,仿佛给东宫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太子早早起床,吃了早饭洗漱好,穿上太子袍服,在宫中等待着。他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中,满是期待和欢喜。

今天要去迎接父皇了。

不到半个时辰,李纲派人来通知出城迎接,太子离开东宫,和李纲、宗泽、徐处仁、吴敏汇合。

见到四个宰辅,太子一一拱手见礼,李纲等人也纷纷回礼。

太子见了李纲等人,又和种师道打招呼,嘱咐种师道要保重身体。一番简单交谈,文官武将在太子率领下,一路来到虹桥渡口等候。

所有人聊着天,同时注意着远方,满心期盼着。

忽然,一声呐喊打破了平静:“陛下的龙船回来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齐刷刷往前看去,只见一艘艘大船往渡口码头来了,代表着赵桓的龙纛迎风飘摇,大船缓缓靠岸。

不多时,赵桓带着牛皋等人下船。

太子率先迎了上去,走到赵桓面前,欢喜道:“儿臣,恭迎父皇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