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竹难书 作品

第63章 欺负咱的老四干什么

乾清宫外。

一处小亭上。

不时传来豪爽的大笑声,震耳欲聋。

“大哥这话可说不得!我哪有这般功劳?”

亭台中,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对坐,今年的朱棣也不过二十二岁而已,容貌俊伟,带着英气,眉宇间坚毅果敢,鼻梁高挺,眼神有力,身材更是格外魁梧雄壮,隐约与朱标有着几分相像。

他身披红色四团龙圆领袍,胸、背、两肩各饰金织盘龙纹,象征亲王身份,头戴乌纱翼善冠,前低后高,冠顶缀金质二龙戏珠,龙首相对,珠为红宝石,腰间佩戴者青玉玉袋,脚踏线云纹皂色皮靴,靴面绣金,显得大气威武,贵不可言。

“四弟无需如此过谦,北平少有乱事,确确实实是多亏了四弟。”

朱标脸上带着笑容道,言语中丝毫没有吝啬对朱棣的夸奖,不过他随即又言道:“每次见过四弟,总是能让我想起老五,老五确实太不争气了。”

“中原地区本就比边疆更好镇守一些,即使出现流民起义事件,也远远无法和边疆的异族相比,可老五镇守开封这些年,河南地区各种乱子并不少。”

“我觉得,开封这个位置,合该换其他兄弟来镇守了,老五不合适。”

朱标缓声言着,朱棣闻言脸色顿了顿,随即立刻附和道:“五弟的性子,确实是不适合领兵驻守藩地...”

朱棣已经隐约知晓了一件事,那就是此次五弟朱橚回到京城内,父皇对于他的意见很大,认为朱橚整日里就知道研究医术了,根本不思索如何当一位合格的藩王。

而朱橚的胆子也不小,明确表示,他就是愿意学医。

还有传言,据说叶煊这个人私底下劝过朱橚,不如把藩王位置让给其他人,这样岂不是就能好好学医了么?

也就是说。

镇守开封的藩王朱橚,很有可能会被拿掉。

但这一切的原因,是叶煊私底下劝诫的。

现在自己这大哥朱标,话语中表现出的意思分明是在说:[朱橚不好好当藩王,本太子准备把他拿掉了]。

呵呵呵...朱橚最终被拿掉,和你这个太子有什么关系?

这不就是想在自己这个弟弟面前,表现出太子的威严吗,表现出来太子在当今朝廷上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甚至连罢黜藩王的事情太子都有一定的做主权力。

好好好,这点心眼子都对亲兄弟用了是吧?

“嗯,对了还有另外一事。”

“我既是你的兄长,又是当朝太子,有的话不得不说的通透些,也就是你对叶煊的态度。”

朱标脸色忽然认真了许多,那话语中充满着告诫,闻言燕王朱棣眼睛一眯,“大哥,你们误会了,我对叶煊能有什么偏见?”

“你以为我和父皇,看不出来?”朱标声音很重,那眼神仿佛能看穿朱棣,道:“你追求徐妙锦之事,我和父皇自然是知晓的,但父皇却准备把徐妙锦嫁给叶煊,此事你不可能心中没有想法吧?也不可能不生气吧?”

“我没有生气,本来魏国公就不同意这门婚事。”燕王朱棣正色道。

他并没有撒谎。

身为藩王,他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生气的。

只是心中隐隐有些不舒服罢了。

再者说,他能看出来魏国公徐达的态度,魏国公愿意把徐妙云嫁给自己,却不愿意再嫁徐妙锦了,这可能是出自于种种考虑。

“就算你心胸大度,可其他人呢?特别是我们这几个兄弟,会不会认为你燕王朱棣吃亏了?暗中怂恿你针对叶煊?”

朱标凝视着朱棣,最终一字一句道:“这并非是兄长告诫你,而是父皇的意思,父皇很看重叶煊,我也很看重叶煊,叶煊更是朱雄英的老师,你也能看出来叶煊在大明朝现在以及今后的地位吧,若是你真的迁怒他甚至针对他,对你而言并非好事。”

朱棣沉默了。

自己这大哥朱标说的这番话,一点也没有错。

他迁怒针对叶煊,确实没有任何好处。

甚至,反而未来会害了他。

现在看起来,确确实实他是藩王,更是父皇的四子,又镇守北平,有兵有将,有权有势。

可未来呢?

大哥朱标继位后,不会对他做什么。

可朱雄英呢?

自己这个大侄子现在是叶煊的学生,自己真的欺负叶煊的,恐怕未来叶煊教导朱雄英的过程中,就有意无意间掺杂着对自己的不满,甚至说他的坏话;一旦朱雄英继位了,那个时候叶煊就是帝师,在朝廷中的权力无人能够捍动,他要想收拾自己,太简单了。

到那时,自己这藩王一点用没有。

父皇、大哥不会任由其他人对自己做什么。

可像朱雄英这样的大侄子,收拾自己恐怕绝对不会手软!!

“我知道了,不过我请教请教叶煊一些事情,总该没错吧?”朱棣反驳道。

朱标看到

这一幕,没有继续多言什么,他看清楚了朱棣的性子。

朱棣并不蠢,他懂得好坏,以及目前针对叶煊的后果。

可朱棣年轻气盛,属于是武将那一类人了,这个年纪根本不想所谓的隐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再者说了就算他现在针对叶煊,谁又能奈何他这位堂堂的四皇子,燕王朱棣?

哒哒哒...

就在两人闲聊的过程中,侍卫匆匆来报,言称叶煊来了。

闻言,太子朱标狠狠的看了一眼朱棣,警告他最好不要太过分,随即露出笑容来,望着远方。

远处,叶煊缓步而来。

随着他走到两人近前,叶煊随之行礼:“臣见过太子殿下、燕王殿下。”

“嗯。”朱标颔首。

朱棣这边,也随之言道:“直接坐吧,又不是没有位置。”

叶煊抬头看了看朱标,发现朱标点了点头,随即也没有客气,就坐在石案的另外一侧,反正这是你们让我坐的,可不是我不懂礼仪,随便乱坐的。

“叶春坊,久仰大名,我在北平都听说了你的不少事迹。”朱棣倒是表现的格外客气,对着叶煊拱了拱手,叶煊立刻回应道:“多谢燕王殿下夸赞!”

好小子,真的一点也不客气!

朱棣眉头挑了挑。

他心中坏水涌动着,想了想,继续言道:“叶春坊,本王负责镇守北平,可近日来却遇到了些许麻烦的事情,不知道叶春坊能否帮帮本王?”

朱棣尝试着问道,叶煊已经猜测出来朱棣心中的想法了。

自己虽然在朝廷中创造出了不少国策,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涉及到军事战术中的,那么理所应当其他人认为,自己并不擅长兵法,朱棣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准备把北平那边遇到的难题拿出来,说是需要自己帮助,实际上就是想看自己答不上来而已。

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燕王若有难处,臣自当竭尽心力。”叶煊回应道。

朱棣眸光闪了闪,继续道:“叶春坊也应该知晓,元朝虽然覆灭了,但仍然有着很大一部分力量退守漠北,这些人就是元顺帝的后裔。”

“他们当中,有部分人与黄金家族后裔融合,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占据漠北草原,也就是鞑靼,这也是我目前的主要对手。”

“本来,这小小的鞑靼游牧民族,根本不被我放在眼里,我率领兵士面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压力,可渐渐的他们的战术发生了改变,他们的族人称此为‘饿鹰掠食’策略。”

“‘饿鹰掠食’策略对我北平危害极大,每次鞑靼都避开我明军主力,专攻薄弱据点,有的时候鞑靼骑兵甚至兵分十路突袭北平周边州县,焚烧粮仓,劫走牲畜,劫掠百姓。”

“他们专掠农耕区,破坏春耕秋收,迫使我军分兵护民,疲于奔命。”

“这个难题,我思索良久始终没有寻找到办法解决,不知叶春坊可有良策?”

朱棣面露正色,他虽说是考验叶煊,想给叶煊一个下马威,但同时也带着请教,若是叶煊真的有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那他可要好好的给这群鞑靼上点手段了。

叶煊陷入沉思,不过也没有用多长时间,他就言道:“这个问题,倒是挺好解决的。”

朱棣眼珠子瞪了瞪,好解决?你确定好解决?老子想了那么久都没解决,你上嘴唇碰碰下嘴唇,就能解决了?

“事关边疆大事,叶春坊切不可纸上谈兵啊。”朱棣告诫道。

“燕王殿下若是使用臣的方法,不出三年,鞑靼之患将彻底消失。”叶煊给出肯定的答复,这种问题确实很轻松就能解决,因为历史本就能给出答案,同时他利用后世人的认知,还能将各种手段升级。

比那句容县的问题好解决多了。

“请叶春坊言之。”朱棣露出倾听之色,他倒要看看,叶煊有没有这个能耐。

叶煊并未磨蹭,随即便道:

“所谓[饿鹰掠食]战术,简单的讲就是小股骑兵劫掠后勤、破坏经济。”

“目前北平最重要的,就是将情报系统升级,建立[漠鹰卫],当然,这所谓的[漠鹰卫]是臣擅自取的名字,燕王也可以不用。”

“建立[漠鹰卫]后,需要加密烽火,原本的烽火台有些落后了,我建议改用不同颜色烟雾,普通演武添加硫磺、硝石,就可以变色,以此来传递数字暗号,譬如[三红两绿]代表[敌骑五百自西北来]。”

“除了烽火台,信鸽也需要重新驯养,训养信鸽分[急、密、常]三级,急件绑红绸、密件用蜡封竹筒,内藏密写米汤字,遇碘显影。”

“商队中,安排间谍,招募蒙古通婚汉人、白莲教弃徒组成商队,以茶叶、铁器贸易为掩护,在草原设立情报点,用“死信箱”,也就是敖包石堆藏信传递消息。”

“还有天象预警,我可以传授一些关于天象之学,通过观察云层、动物行为预判沙暴、大雪,提前设伏。”

叶煊说到这里,也想起了所谓的天象之学,其实本来应该是气象之学的,但怕朱棣听不懂,于是修改了一下。

他觉得,可以在京城内,开设一些院落,由他负责来传授气象学、天象学。

这样对于他,对于大明有着很多好处的,不说将领们在了解这些信息后,能更好的观测天象,从而预防在战争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就说大明朝的皇室成员,若是了解所谓的天象学,也就不会被那些术士欺骗了。

嗯,减少了大明朝以后出现道士皇帝的风险,以及皇帝被术士欺骗的风险。

还有,任何力量,归根结底都是力量,若是由他负责传授气象、天象学,那么他的学生自然而然也是他的一部分力量,这些力量是隐形的,但也很重要。

朱棣这边越听,脸色越发凝重,他突然感觉这叶煊所说的,好像还真的有点东西啊,似乎很有用的样子。

目前北平方面对于鞑靼的信息了解太少了,虽然说也安插间谍,但大多数很快就暴露了,至于烽火台,由于这些年双方的战斗,很多烽火台的作用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因为对方已经知晓了他们烽火台传递的信号中,所代表的意思。

“还请叶春坊,继续讲讲。”

叶煊闻言,看了朱棣一眼,这就被折服了?看来今日朱棣这个下马威,没成功啊。

终究现在还是太年轻了,远远不是未来那个帝位上经历了诸多事情的永乐大帝,他也没有继续多想什么,缓声道:

“面对这些异族,军事方面也需要革新,将传统偏厢车改装为[装甲运兵车],车体包铁皮、开射击孔,内置折叠拒马,遇袭可瞬间秒展开环形工事,同时制造短管大口径[虎蹲霰弹铳],装填铁砂、碎瓷片,专克骑兵集群冲锋。”

“挑选一些通蒙古语士兵,装备双马,一匹载人、一匹驮补给、磁石勺、猛火油,陶罐,执行‘斩首’与反劫掠;这个我给燕王具体讲讲,就是鞑靼那边怎么对付我们的,我们就怎么对付他们;这些人的目的也很简单,就专门杀鞑靼的儿童、妇女,断了此族苗裔。”

朱棣和朱标两人听着,心都不由自主的抖了抖,叶煊这招也太狠了,专杀鞑靼的女人和儿童啊。

这若是杀的差不多了,鞑靼如何繁衍生息?

但,这也是最容易击杀的目标了,就像鞑靼的劫掠方式,专门挑选北平周围那些没有什么防御力量的村子,劫掠妇孺儿童,猪马牛羊。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反抗能力;那么北平这边也这么做就好了,鞑靼的骑兵们凶猛,可他们的女人和儿童也是同样弱不禁风的。

“剩下的还有很多,一时之间说不完,今夜我会将它们写下来,然后交给燕王殿下。”

“譬如北平重新构建分段粮食运输方法、使用骡马接力、边疆种植的粮食也需要更换一下,同时发动茶马战争等等...”

对于鞑靼的方法太多太多了,叶煊脑子里面全部都是,朱棣询问他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着给他一个下马威。

但他选择的,确实包容,并未生气。

而是将脑子里面所有对付鞑靼的方法,准备全部传给朱棣,其实也没有多少,就几十道吧,以朱棣的能耐估计能把鞑靼给彻底灭了。

“叶春坊。”

燕王朱棣听了良久后,也能感受出叶煊的心意,他缓缓起身,对着叶煊行了个礼,“是朱棣,包藏小心之人了!”

见朱棣这般虔诚的模样,叶煊没有介意,立刻把朱棣搀扶起来,“殿下怎可如此大礼,我所言之,尽是为了大明,为了边疆和百姓。”

“殿下何时包藏小人之心了?不过也是为了百姓罢了。”

叶煊这番话说的很好听,朱棣感觉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可就在这时,传来一道不冷不热的声音。

“叶煊,你欺负咱的儿子?老四你给他拜什么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