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老鸭汤

第118章 老鸭汤

一桌人热热闹闹地围在桌边,万辽,万絮和万萱从厨房里把苹果做好的菜都端出来,那些饭菜热气腾腾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看·e书&屋°? .¢?追¥最ˉ^>新·′o章<节+t

五香酱牛肉作为冷盘里的硬菜,一上桌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灶房里飘出的卤香早已勾得人坐立不安,众人一瞧那一大盘香气扑鼻的五香酱牛肉,眼睛立刻就直了,嘴里还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伸长了脖子,细细看着酱牛肉上面的纹路,苹果的刀功越来越好了。

实在忍不住了,工匠里有人先下手为强,夹了一片放进嘴里:“哎呦,卜掌柜这牛肉切得可真够薄够透的,特别入味,这手艺真是绝了!”

那牛肉浸透了卤汁,咸香中带着一丝丝微微的回甘,越嚼越觉得有滋有味,肉香混着酱香直冲脑门,简直让人停不下来。

大家一看他吃得这么香,也都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吃那香气四溢的五香酱牛肉。

赵石头眯着眼咂嘴:“这手艺绝了!比县城酒楼里做但的还地道!”他指着牛肉筋络处,“瞧瞧这火候,筋糯肉烂,却又不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昨夜就卤上闷着的呢。”

一筷子接一筷子,盘子转眼空了一半。

作坊帮工带着的孩子,啃着肉边筋多的部分,嘴巴油汪汪的,还嚷着扒拉着她娘的衣角:“娘!咱家什么时候也卤牛肉呢?”

凉拌山野菜的蕨菜嫩生生的,拌了蒜泥和辣椒油,绿莹莹的堆在粗瓷盘里,在这冬日里让人移不开眼。

赵昭明随口夹了一筷子,入口瞬间,酸辣的汁水混合着蒜香在舌尖炸开,野菜的脆嫩带着山野特有的清气,竟比精贵的时蔬更爽口。

“这野菜腌的酱菜鲜灵多了。”赵昭明笑道。

“还是赵姐姐好舌头,天气暖和点了,这是我从咱村后山新采的蕨菜,用井水湃过,肯定鲜灵。”

苹果边说着给万萱也夹了一筷子,酸辣脆爽,她吃得鼻尖冒汗,出来了之后连声嚷着:“娘,再给我来一口。”

皮蛋豆腐端上桌,雪白的嫩豆腐切成方墩,上头摆着黑玛瑙似的皮蛋瓣,淋了酱油、香油,还撒着一把翠绿的葱花。

刚放下盘子,就有人抽了抽鼻子:“咦?这黑蛋是啥?闻着怪香的!”

“这是皮蛋,人们都不常吃,但是其实吃起来比鲜蛋还香。”苹果就道。

众人好奇,却没人先动筷,毕竟那皮蛋黑黢黢的,瞧着有些唬人。

赵石头见众人都不动筷,哈哈一笑,直接伸筷子戳向皮蛋:“你们都不敢吃,我吃。”

他夹起一块皮蛋连带豆腐塞进嘴,豆腐颤巍巍的,皮蛋的香混着豆香直往鼻子里钻,他嚼了两下突然瞪大眼睛:“嚯!这味儿真怪,滑溜溜的,咸里透鲜,不过那豆腐嫩得跟水似的!”

说着他又舀了一勺豆腐,连酱油汁一起嘬进嘴里,咂咂嘴道:“怪了,这皮蛋怎么还有些越吃越上瘾!”

听他这么说,其他人也就开始尝试着去吃。

张婶皱着眉,勉强夹了块豆腐,小心避开皮蛋,将信将疑咬了一口,突然“咦”了一声:“这黑蛋竟然不涩不腥的,反倒有股松花香气,配上这凉豆腐……妙啊!”

她说完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k!a-n!s`h′u^c_h¢i,./c+o\m¢

苹果端出一大盆红艳油亮的辣拌鸡丝,刚放下就被几双筷子同时瞄准

赵昭明抢先夹了一筷子,鸡丝挂满红油,她“嘶哈”吸了口气:“这鸡丝够劲儿!辣得痛快!”

赵石头赶紧跟着下筷,嚼了两下眼睛一亮:“香!这花生碎炸得酥,配酒绝了!”

小孩子们偷摸伸手,被辣得吐舌头猛灌凉水,却还眼巴巴盯着盘子:“娘,我还想吃……”

工匠们直接舀了一勺盖在杂粮饭上,米饭瞬间染红:“这辣油拌饭才够味!”

万辽假意咳嗽,趁人不注意他迅速从大壮手下夹走最后几根鸡丝。

帮工们忍不住小声嘀咕:“卜掌柜是咋做的?上次吃了这菜我回去也做了一次,我家拌的咋没这香……”

苹果从厨房出来,高声吆喝:“鲤鱼来喽。”

大桌子摆满了菜,红烧鲤鱼上桌时,热气腾腾,酱色油亮。

众人们看到这道他们在卜家吃了许多次的菜,每次吃每次都觉得好吃的菜之后先是眼睛一亮,接着就开始动筷争抢了,谁都对这道菜赞不绝口。

客人的筷子最先探向鱼腹,轻轻一拨,鱼肉便如花瓣般剥落,蘸着汤汁颤巍巍悬在筷尖。

工匠们等不及,直接夹走鱼尾连皮带肉一大块,嘴里含糊道:“我就爱这鱼尾巴!煎得酥,入味!”

孩童踮着脚嚷嚷:“我要鱼眼睛!”

他们细细咀嚼着鱼肉道:“这鱼肉鲜嫩却不散,酱香里透着一丝甜,没有半点土腥气,真是吃几次都觉得好吃。”

其他人也笑着点头。

“啧啧,这鱼脑髓最鲜,卜掌柜这还是你之前捞起来的鱼

吗,我怎么感觉比以前那几条更好吃了呢?”

卜霜就道:“河水解冻了,这是我今日刚从河里捞的,活蹦乱跳下锅的肯定好吃啊。”

转眼间,鱼只剩一副骨架,连鱼鳃边的“月牙肉”都被挑得干干净净,客人们还有些意犹未尽的舔着嘴角。

“黄焖鸡来喽——”

装着黄焖鸡的大盆刚端上桌,满桌筷子就蠢蠢欲动。

赵昭明伸长脖子:“哟,这鸡油都炖出金汤了!”

小万萱踮脚扒着桌沿,眼巴巴盯着碗里颤巍巍的鸡腿。

卜霜看到了,就给她撕下一条鸡腿,放到小万萱碗里。

赵昭明先夹了块鸡胸肉,入口一嚼,眼睛倏地睁大:“这土鸡就是不一样!肉丝里都渗着香菇的鲜味!”

鸡肉紧实却不柴,纤维间溢出滚烫的汁水,她忙不迭吹气,却舍不得吐出来。

万辽专挑浸在汤底的粉条,筷子一绞扯出老长,嗦进口中含糊道:“这粉条比肉还香!”

滑溜的粉条裹着鸡油,鲜得人头皮发麻。

他扒进杂粮饭里,汤汁把饭粒染得油亮。

张婶起初还小口抿着,后来索性舀了勺汤泡饭。_j!i′n*g·w,u′x·s+w~.¨c_o,m*

鸡汤表层浮着金色的油星,入口却意外清爽,干菇的醇厚和土鸡的鲜甜层层荡开,她忍不住轻叹:“再也没有比这更好吃的鸡肉了。”

碗底最后一块鸡翅被大壮抢到,他嘬着骨头感慨:“连骨头缝都入味了!”

鸡肉吃完之后,几个半大孩子又蹭碗底残汁,把那鸡汁全部放入杂粮米饭中,吃得满嘴油光。院墙外夕阳西斜,满院都是嘬鸡骨头的声响。

苹果掀开蒸笼盖,一股咸鲜浓郁的香气猛地冲出来,混着腊肉的烟熏味、腊肠的酒香,勾得人直咽口水。

她麻利地将腊味合蒸端上桌,暗红色的腊肉?油亮亮地叠在?琥珀色的腊肠上,底下垫着几块?酱褐色的腊鱼,蒸化的油脂渗进垫底的干豆角里,整盘菜泛着诱人的光。

众人看着合蒸的腊肠偷偷咽口水。

赵石头第一个伸筷子,夹起一片腊肉,缓缓嚼了两下,突然拍桌大笑:“好!肥而不腻,咸里透鲜,还有股松枝香!”

众人赶紧动筷,七嘴八舌炸开锅。

工匠们专挑腊鱼,连骨头都嗦得干干净净:“这鱼腌得妙!咸淡正好,下酒一绝!”

赵石头夹一筷子,鸡肉吸足了醋和蒜汁,酸辣鲜嫩,呛得他连扒两口饭,却忍不住又伸筷子。

帮工们夹了块腊肠,眯着眼品:“里头竟还加了橘皮?甜津津的,越嚼越香!”

小孩子们抢着扒拉垫底的豆角:“吸了肉油的菜比肉还香!”

苹果端出满满一盘红亮酥脆的爆炒河虾。

蒜香混着辣味飘到众人的鼻子。

“这河虾,趁热吃才香!”?她笑着招呼。

众人伸头一看。

“哟!这虾炒得透亮,壳都炸酥了吧?”

孩子们也顾不上烫手,直接抓起来吃,那些辣味呛着他们的脸都变得红红的,但是上面也停不下来,吃完之后还忍不舔手指。

赵石头直接连壳丢进嘴里,“咔嚓咔嚓”嚼得响亮,笑道:“嘶——辣得痛快!”

张婶夹起一只虾,抿嘴笑:“壳脆肉甜,辣味倒是衬出虾的鲜来了。”

“虾肉一点没老,辣味还透进壳里了!”

小孩子们连壳嚼,大人喝酒咂摸滋味,一盘转眼就见了底,只剩碗底红亮亮的辣油。

酱烧排骨出锅后盛在粗陶大碗里,酱色油亮,热气腾腾。

苹果端着酱烧排骨走出灶房,浓郁的酱香混着肉味飘散开来,正唠嗑的众人突然安静,齐齐抽了抽鼻子。

众人看着那酱烧排骨,鼻尖一动:“我这在院子里我闻了好久这个香味了。”

赵昭明眯着眼笑:“哎哟,这排骨炖得,瞧瞧这颜色,我看就是去了南面,也没人能比得过卜妹妹丫头手艺。”

苹果给孩子们盛饭,孩子们扒着桌子也巴巴的望着:“用这个酱烧排骨的酱汁拌饭吃肯定很好吃。”

帮工的孩子已经踮脚去够碗边,被她娘轻拍手背:“坐下,猴急什么!”

万絮要去夹一块,排骨炖得酥烂,肉直接从骨头上“滑”进她碗里:“哎呦,这肉一碰就掉!”

赵石头“咔嚓”一口咬断软骨,嚼得满嘴油光,含糊道:“香!这酱汁拌饭我能吃三碗!”

张婶起初用筷子优雅地撕肉,后来干脆徒手抓骨,啃完还嘬手指。

万萱吃的满头都是汗,一口咬在排骨上的脆骨上面,被烫的直吸气,举着光溜溜的骨头嚷嚷:“娘,我还要!”

夹起一块排骨,酱汁顺着筷子滴落,咬下去肉汁迸开,众人吃得满手油光,连骨头都要嗦三遍。

苹果又接着去厨房端下一道菜。

她把蒸笼一揭开,甜糯的南瓜香混着蒜末的焦香扑面而来,金黄的南瓜块整齐码在蒸笼里,表面微微泛着油光,蒜蓉被蒸得半透明,像撒

了一层碎金。

赵石头第一个伸筷子,嘴里还念叨:“终于见到一道我也能做的菜了,我家地里也堆了七八个南瓜。”

可当南瓜入口的瞬间,他突然睁大了眼睛。

蒸透的南瓜?绵软如蜜,筷子轻轻一压就陷下去,蒜蓉的咸鲜完美中和了南瓜的甜腻,蒜香不是冲人的辣,而是被蒸成了温柔的焦香,裹着南瓜的质朴甘甜,从舌尖一路暖到胃里。

赵石头摸着肚子感叹:“只要不是卜妹子做了这菜,我可不知道这南瓜真蒜蓉也能这般美味。”

有一个工匠平时吃肉费劲,这会儿却连着夹了三块,笑道:“这南瓜……比肉还滑溜!”

万辽和万萱踮着脚扒桌沿,嚷嚷着:“我也要甜甜的瓜!”

苹果笑着把南瓜压成泥,拌进他们碗里的杂粮饭中,孩子们呼噜噜扒得头也不抬。

很快就连盘底的汤汁都被抢光了。

醋溜白菜冒着热气,酸香扑鼻在一众荤菜中格外清爽

张婶夹了一筷子醋溜白菜,原本只是随意尝尝,结果入口瞬间眼睛一亮。

哎哟!这白菜脆生生的,酸里带点甜,辣得恰到好处!比肉还开胃!”

旁边的人听了,纷纷伸筷子去夹,原本堆成小山的白菜转眼少了一半。

白菜帮子晶莹透亮,裹着琥珀色的酱汁,咬下去“咔嚓”一声,汁水溅出。

酸味冲上鼻腔,让人忍不住眯眼,随即辣味在舌尖蔓延,胃口大开。

有人刚吃完一块肥腻的酱烧排骨,正觉得嘴里发闷,顺手夹了醋溜白菜。

“嚯!这酸辣劲儿,一下子把油腻压下去了!再来一口!”

原本只顾着吃肉的人,开始主动把白菜往饭碗里拨。

白菜的清爽酸辣和排骨的浓酱重油形成鲜明对比。

席间传来此起彼伏的“嘶哈”声,被辣到但停不下筷子。

“这白菜脆而不生,酸却不呛,太好吃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

大碗盛着的老鸭汤端上桌时,还咕嘟冒着泡。

金黄的汤面上浮着点点油星,笋干吸饱了汤汁,沉在碗底若隐若现,热气裹着鸭肉的醇香和笋的鲜甜,直往人鼻子里钻。

这次不用苹果去给他们盛汤,众人已经都开始舀汤了。

众人把汤吹了两下送入口中,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顾不得烫,他们连喝三口,突然一拍大腿:“怪了!我家鸭子也这么炖,咋就没这鲜劲儿?

有个小孩子趁大人不注意,踮脚偷捞了块鸭腿肉,烫得“嘶哈”吸气也不肯吐,含在嘴里含糊道:“好吃!”

几碗热汤下肚后,众人们都感觉精神好了许多,脸色渐渐红润起来。

工匠们叹道:“这汤忒养人,喝下去身体都是暖的。”

张婶放下碗时,碗底只剩几根光溜溜的鸭骨头。

她掏帕子擦了擦嘴,笑道:“这汤若在酒楼,少说值五两银子。”

宴席接近尾声,众人已经酒足饭饱,但看到刚出锅的?红糖发糕,还是忍不住伸手去拿。

苹果掀开蒸笼,热气‘呼’地腾起,露出里面棕红油亮的红糖发糕。发糕蓬松饱满,表面裂开几道细纹。

她麻利地切成小块,刚端上桌,几个孩子就围了过来,眼巴巴地盯着。

“慢点,小心烫!”苹果笑着掰开红糖发糕分给众人,孩子们你一块我一块的吃,沾了满手糖汁。

万萱双手捧着,迫不及待咬了一口,烫得直哈气,却舍不得吐出来,含在嘴里含糊道:“好甜!比镇上的饴糖还香!”

张婶也掰开一块,发糕内部细腻,冒着热气。

她咬了一口,眯起眼:“这发糕做得真好,又松又软,红糖味儿浓,还不粘牙。”

连万路都忍不住多吃了一块。

他轻轻掰开,发糕弹性十足,竟能拉出细丝。

入口的瞬间,红糖的焦香和米糕的清甜在舌尖化开,他微微睁大了眼睛。

点头:“娘做的点心,比点心铺子的还好。’”

宴席进行到一半,热菜差不多被吃光了,杂粮米饭也快吃没了,这时候,苹果厨房又端出一大桶热腾腾的杂粮米饭,一揭开盖子,热气腾腾的蒸汽就四处飘散。

大家赶紧拿起饭勺,开始挖锅底的焦黄锅巴,一铲下去,咔啦一声脆响,孩子们的眼睛立刻被吸引,他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香脆的锅巴。

“这玉米碜放得真好!吃起来甜甜的,比白米饭还香呢!”

他们边说边把金灿灿的玉米饭和焦脆的锅巴分到孩子们碗里。

有个工匠拿起腊味合蒸,把油汁浇在杂粮饭上,油立刻渗进饭里,饭粒变得油光发亮。

帮工们则更喜欢用老鸭汤泡饭,汤里的笋干和枸杞浮在饭上,看起来特别丰盛和诱人。

孩子们嘴里塞满了锅巴,含糊不清地喊着:“娘!我们以后也要这么煮饭!”

大人们听了都笑呵呵地点头,享受着这难得的盛宴。

宴席结束,大家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拍着圆

滚滚的肚子,满足地说:“这样的饭菜,只有在卜掌柜家才能吃到,今天多亏了万路,我们才能吃得这么开心!”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是啊,看看这些菜,哪一样不是精心准备的?这样的宴席,连镇上的富户都办不出这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