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八的方糖 作品

第109章 佛门还是匪窝?

京城。首发免费看书搜:吾看书

西郊。

于阳台山南麓,有一古刹名曰大觉寺,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初名清水院。

到了明朝万历九年,已然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

这大觉寺历代受明朝皇帝的恩泽,到了万历朝早已经是皇家敕建的寺院。

什么东西带上了皇家二字,自然是非同一般。

近来京城内管控有所放宽,每家每户一日可容许一人,拿着五城兵马司开具之凭证,出门采买物件。

有营生的,大都也在限制范围内,予以开设。

终究是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若是真的封城一个月,京师内不知道要饿死多少平民百姓。

山脚下,朝堂稍稍放宽了一些限制,便有源源不断的信众慕名而来,即便是封城之策下达,这寺庙内香火也还是延绵不绝。

不过好在,现如今所有百姓出行都戴上了口罩,人与人之间也是稀松散开。

最能够快速转变传统顽固观念的,就是直接关系到性命。

张允修与张简修兄弟二人,乘坐一马车,径直来到山脚下。

下了马车,张允修看着不断登阶而上的百姓,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

“这些百姓病看不起了,饭吃不起了,可唯独这送去寺庙的香火钱不能断,唯独死后倾家荡产也要风光大葬,却不知到底为哪般?”

一旁四哥张简修有些疑惑地回答说道。

“求神拜佛,乃是种下一份善缘,为家中父母风光大葬,此乃‘孝道’也,葬礼若是不体面些,死者入了阴间也会蒙羞。”

显然,对于这种事情,古人的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张允修懒得跟对方掰扯,这个世界上没有阴间之类的话,看向蜿蜒入深林的小路,吐出一口气说道。

“咱们时间不多,去大觉寺里头看看,我想会有不同的发现。”

......

张允修与张简修兄弟二人,带着七八名锦衣卫,全部都穿着便衣进入到大觉寺之中。

如今大觉寺香火鼎盛,隐藏在人群之中并不太显眼。

跟着香客人群,机械式的进行各类操作,诸如购买香烛、入寺行礼、上三宝香等等。

张允修二人混在香客人群中,仅仅看起来身份尊贵些,与普通的香客没有一点差别。

在寺庙里逛了好几圈,张简修似乎失去耐性,他不免压低声音询问。

“士元,咱们就这般瞎逛,在大觉寺里头能找到证据么?”

张简修苦着脸说道。

“再逛下去,我身上都要沾染上秃驴们的呆气了!”

张允修正将香高举到头顶,一副十分虔诚的样子,他头也不回地说道。

“我不是说过了,凡是发生过的必留痕迹,这大觉寺乃是京师中祭祀开坛最多的寺庙,必有蹊跷!”

张简修愣了一下,作为一名资深锦衣卫,他忽然觉得幼弟这句话很有深意的样子。

可他根本没读几年书,根本不得要领,越想就越发的烦躁。

等到二人出了主殿后,他立马将张允修拉到一边说道。

“不成!我忍不了了,这些和尚个个不好好说话,不然我们还是抓几个寺内的和尚出来,一番严刑拷打,定然会审出点眉目出来!”

张允修有些无语地看向对方。

这锦衣卫出来的武夫,就是显得有些粗鄙啊~

他摇摇头,没好气地说道:“你那套只能抓一抓小贼贪官,这些清流精明的很,若是打草惊蛇了,咱们的线索也就断了。

再说,这大觉寺的法慧和尚乃是礼部僧录司的右善世,也算是个六品官员。

动了他们,礼部那边又要闹将起来。”

“六品?”张简修撇了撇嘴,显然这个品阶,在看他眼里还是不够看的。

“不是咱们怕了他们,而是咱们在暗处自然要小心谨慎些。”

张允修摆摆手继续说道。

“你便四处逛逛,这京城内的祈福祭祀,皆是由这大觉寺来操办,那住持半年前才经礼部举荐上任,我便不信发现不了一点儿猫腻!”

“这不上刑,如何能够寻到线索?如何能够破案子?咱们时间实在紧急!”

张简修还是急不可耐的样子。

张允修摇摇头说道:“慢工出细活,朝堂上的事情有申阁老给咱们撑着,申阁老他伟大啊~咱们可不能辜负申阁老为我们做出的牺牲,要将那徐学谟之流,底裤都查出来!”

听闻此言,张简修脸上表情有些不自然,觉得幼弟又在坑人了。

想想朝堂上那群人来势汹汹,便连皇帝都撑不住,申时行这样一个老头,能扛得住么?

不过,总归张允修并没有坑自己,这还是很让张简修心情舒畅的,他无奈点点头说道。

“你脑子好用,便是听你的。”

又百无聊赖

地逛了一上午,眼看起了个大早一无所获,张简修不免得心烦意乱。

可就在二人逛到观音殿附近之时,一阵争吵之声,突然吸引了注意力。

原来,观音殿前有名小沙弥,嘴里叽里咕噜不知道说些什么,看起来并非是北方人士。

来往香客想入殿参拜,可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从前来过的熟客还好说,不经常来的想要询问一二,竟然听得一头雾水。

一名老妇人不免有些急切地说道:“小师父,你到底在说些什么,老身我实在是听不懂啊~”

那小沙弥也有些急迫,手舞足蹈的样子说道。

“喔说弄...区哪儿嘞.....”

张简修看着眉头直皱,想着这礼部定然有些猫腻,便连个不懂官话的小沙弥都招进来。

他嘴里骂骂咧咧,皆是对于徐学谟和张四维等人的秽语。

可正当张简修想走之时,一只手却将他拉住了,张简修有些讶异地看向幼弟张允修。

后者没有言语,只是暗暗指了指小沙弥的方向。

不一会儿,似乎小沙弥去寻了人求助,一名身材魁梧的方脸和尚走了出来,他对着众人道了一声佛号说道。

“施主莫怪,几位沙弥入寺不久,官话尚且不太熟稔,由贫僧为施主们引导供香。”

......

二人就在此看了许久,张允修什么话都没有说。

随后张简修,见幼弟寻着一两个和尚问了几句话,便匆匆离开了大觉寺。

回程的马车上,张简修还是一头雾水。

他看向心思深沉的幼弟,忍不住询问说道:“士元,你到底看出什么东西了?

我手底下几个兄弟,偷偷入了那主持的禅房,什么都没有找到,唯一奇怪的便是有间厢房空空如也,这算是什么线索?

还有你问那沙弥和主持的来历做甚?”

张简修脸上一副便秘的样子,他知道张允修发现了什么,可想破脑袋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想到什么了,心里头那个急啊!

张允修呼出一口气,等到马车出了阳台山地界,这才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四哥提点说道。

“我说过,凡有发生必留踪迹,咱们这次来大觉寺,你且说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张简修觉得自己像是个孩童一般被教导,不过他也是习惯了,下意识地回答说道。

“无非是几个,那小沙弥乃是南方人,大觉寺主持也是南方人,还有那禅房里头,有一处空空荡荡的,像是刚刚搬走的痕迹,最后是那和尚抱怨说近日伙食差了些......”

张简修事无巨细,将发现的任何一点不同之处,都一一说了出来。

特别是最后一点忍俊不禁,张允修找了一名小和尚,跟他聊了半天伙食,实在是难以理解。

“这便对了,答案不是呼之欲出了?”张允修理所当然地说道。

“对什么啊!”张简修顿时有些怒了。“你一直说什么真相只有一个,真相是什么你倒是说啊!”

张允修喜欢卖关子这个毛病,着实是有些令人讨厌。

终于,看着险些爆发的三哥,张允修这才慢悠悠地说道:“你知道沙弥乃是南方口音,可知道是哪里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