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语范厚 作品

第六百一十六章 怀的是哪吒?

从洛南到东北,路途不近。陈元化本打算带着君庭坐火车,但是被君庭拒绝了。君庭心里很乱,想平静平静,散散心。虽然着急,但也不能这个状态去见杨三红和叶乔他们啊,得调整调整。

陈元化知道了君庭的想法,也就踏实了。眼下,兜里有钱了,所以他竟挑好地方走,带君庭游山玩水,吃好的,住好的。

君庭这一路强颜欢笑,他从心里往外不能原谅自己。他恨自己,为什么那杯酒自己没喝下去,连累妻子许云燕身亡。

君庭活这30多年,刀头舔血,不知道多少次在死亡边缘徘徊。但是,他从来没有怕过,也没后悔过。他知道,既然进了乾门,选择了走这条路,肯定是命运多舛。可是,许云燕的死,却让他彻底心灰意冷了。自己就是个灾星啊,这么多年,但凡跟自己关系不错的,就没几个好的。唉,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他情绪不高,陈元化也乐呵不起来。这一天,他们走到了汴京。

汴京是八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陈元化道:“君庭啊,既然到了这,咱们怎么也不能越城而过。我听说啊,灌汤包和鲤鱼焙面很有名,怎么也得尝尝。”

就这样,二人进了汴京城。陈元化一看,好家伙,这座城真大啊,古色古香,保存了不少名胜旧迹。看天色己经渐晚,所以,他们先找了一家招待所,安顿下来。

陈元化打了水,跟君庭洗去一脸风尘,然后就跟招待所的服务员询问,附近哪有好吃的。

服务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挺爱说话,笑道:“大叔,您可打听着了。出了咱这家招待所往右走一里地,就有一家赵记菜馆,传了三代了,老字号,正宗汴京菜。以前公私合营了,现在又归回到私营,由赵家第三代传人赵云山经营。您去吧,肯定吃的美,就是吧,有点贵。”

陈元化一听,高兴了,拉着君庭就出门。君庭其实一点吃喝的心思都没有,但是,他知道,陈元化人家这么做,都是为了自己,所以强打精神,跟着出了门。

服务员还真没说错,他们向右走了也就一里地,就找到了这家赵记菜馆。陈元化抬头一看,这家店装修的很古朴。不过,虽然是饭口,但客人不多。

那年月,能下得起大饭店的,能有几个。所以,这种情况也不稀奇。

陈元化领着君庭进了屋,略一打量,就找了个靠窗户的桌儿坐下了,这儿清净。有伙计过来倒茶水,递上菜单:“二位,吃点什么啊?”

陈元化看了眼菜谱,嚯,还真不便宜。不过,眼下他和君庭不差钱,所以也没啥顾忌的,一口气点了六个菜,鲤鱼焙面、清炖狮子头等名菜都有,主食自然是灌汤包了,另外还要了一斤白酒。

不多时,酒菜就都摆上了。陈元化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色香味俱全。他给君庭递过筷子,倒上酒,往碗里夹菜,照顾地十分周到。

君庭尝了尝,菜做的真不错,又喝了口酒,恩,正宗的大曲酒。陈元化道:“这地儿真不错。兄弟,这一路顶数这顿最好。左右没事,咱哥俩多喝几杯啊。”

君庭点点头,端起手边的酒杯,放开量了喝。

陈元化见君庭今儿兴致不错,也跟着高兴,频频敬酒、夹菜。二人正吃的畅快,突然,门一响,进来客人了,嗓门还挺大:“伙计,你们老板呢?”

陈元化一看,进来的这个人30多岁,长得高大魁梧,连鬓胡子,十分粗犷。伙计急忙过去,道:“哎呦,刘大哥,您稍等啊,我给您请。”

“别费事了,你就告诉他,今儿的菜火候大点,我媳妇牙口不好,想吃软一点的。”

“那菜换不换,还是那老西样?”伙计问。

大汉道:“对,老西样。不过,说好了,必须你们老板赵云山亲自炒啊。我要是发现别人替他炒的,哼,看我不砸了你家的招牌。”

“哎呦,哪能呢,您和我们老板什么关系。”伙计一边说着,一边把大汉让到了君庭他们身后的一张空桌上,给倒了茶水,然后去了后面。

大汉坐在桌子前,心神不安,首哼哼,看起来着急了。后来,他干脆站了起来,扯着嗓子喊:“伙计,炒好没呢,快点,快点。”

他在这大喊大叫,屋里的客人都是一皱眉,心说这人也太粗鲁了。

这时,后门的门帘一挑,走出一个中年男子,也30多岁,个子不高,有点发胖,带着一顶白帽子,道:“你啊,吵吵什么,都那么大岁数了,也改不了狗脾气。好了好了,伙计正给你装盘呢。”

来的正是赵计菜馆的老板,赵云山。就见赵老板来到大汉面前,一拉他的胳膊,让他坐下,然后给其又倒了一杯茶:“兄弟,怎么样啊,弟妹还没反应?”

大汉叹了口气:“唉,赵大哥,别提了。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样的,天天能吃能喝,就是不生啊。”

赵云山道:“兄弟啊,你也别着急了,都己经11个月了,估计也就是这两天了。”

大汉道:“她不生,就折腾我啊。一会要吃这个,一会要喝那个。赵大哥,幸亏她爱吃你做的菜,我还轻松点,不然啊,指不定多费劲呢。”

“别说这个,咱哥们谁跟谁啊。”二人正说话呢,伙计出来了,提着一个木头盒子,不用问,里面就是炒好的菜。

大汉向赵云山一拱手:“赵大哥,我走了,您先记账,过后一起算。”

赵云山道:“什么时候了,还惦记这个,走吧。”

送走了大汉,赵云山回到桌子前坐好,想把刚刚倒的茶喝光。从这点看,这位赵老板就是个会过日子的人,一点都不浪费。

他和大汉说的话,旁边的陈元化和君庭可听得一清二楚。君庭倒是没怎么样,陈元化可注意了。

陈元化是大夫,最精通的就是妇科。他知道,女人怀孕最长的,也就十个半月,11个月了,那腹中的胎儿怎么能活呢?他还动了好奇心了,想到这,就问那赵老板:“您就是赵计菜馆的老板,赵云山吧。”

赵云山急忙站起来,一拱手:“老先生,您客气,叫我一声小赵就行。听口音,您是外地的。怎么样,吃的还满意啊?”

“挺好,挺好。赵老板,果然名不虚传。对了,我听您刚才跟那大汉说话,怎么,他媳妇怀孕11个月了,还没生出来?”

赵云山点点头:“可不是吗。那兄弟叫刘铁军,跟我是小学同学,关系不错,比我小一岁。他媳妇啊,早到了预产期了,可一首就是不生,给他急的,都要疯了。”

“那没去医院吗?”

“去了。大夫给检查,说一切都正常,让回家去等着。”

陈元化道:“现在不是有什么剖腹产吗,可以做手术啊。”

赵云山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陈元化道:“这样不行啊。赵老板,实不相瞒,我就是个妇科大夫,干这行也大半辈子了。您可以领我去刘兄弟家看看吗,我帮着诊诊。放心,我分文不取的。”

赵云山一愣,上下打量了一阵陈元化,又看了看旁边坐着的君庭,略一迟疑。君庭知道,陈元化犯了医者的通病,所以站起来道:“赵老板,您放心。您看,他是个老头,我一个瞎子,有什么担心了。再说,我们即使医不好,也填不了什么乱,放心吧。”

赵云山思索片刻,道:“好吧。二位稍等,我去换身衣服,交代下饭馆的事。伙计啊,这桌不必结算了,我请客了。”

陈元化一听,急忙一拉赵云山的胳膊:“那可不行。赵老板,您这么做,我们兄弟成了骗吃骗喝的了。该多少钱,就多少钱。”

陈元化一再坚持,赵云山道:“好吧,老先生,听您的。”

他去换衣服了,陈元化叫过伙计,算了账,然后对君庭道:“君庭,陪老哥哥走一趟吧。哎呀,给你惹麻烦了。”

君庭摆手道:“陈大哥说的哪里话,这一路全靠您照顾,我感激不尽。您是医者仁心,值得我钦佩。”

不多时,赵云山出来了,换好一件便装,引领着陈元化和君庭,就出了饭馆,奔南面的道路就下去了。

走了大约10多分钟,赵云山在一个小院前停下脚步,道:“二位,这就是我兄弟刘铁军的家。”

此时天己经黑透了,从院里射出灯光,可以感觉到院子可不小。赵云山上前拍打门板,不多时有人在院里喊道:“谁啊?”

赵云山一听,正是刘铁军,高声道:“兄弟,我是赵云山啊,开门。”

刘铁军急忙打开了门,十分意外:“哎呦,我的哥哥呦,您怎么来了。”

赵云山道:“兄弟,给你介绍两个朋友。”说着,一指身后的陈元化和君庭。

刘铁军借着院里的灯光,一看,这两人有点面熟,但是,想不起来了。

方才,他在赵计饭馆内心急如焚,哪注意其他人啊。

赵云山道:“兄弟,他们就是我店内的客人。刚刚,他们听咱二人谈论起弟妹的状况,正好这位老先生是大夫,主动表示要来看看。就这样,我才带他们来。老先生说了,他给弟妹瞧病,分文不取,让你放心。”

刘铁军一听,急忙让他们进院:“赵大哥,我谢谢您啊。哎呀,您为兄弟真是操碎了心啊。二位,辛苦辛苦,里面请吧。”

陈元化和君庭都是什么人,一听就明白了,刘铁军对他们二人并不信任,纯属是看在赵云山的份上,才将他们请进来。这也能理解,家里随便来两个人,谁都不会相信的

说话间,他们就进了院,被请进了正房的客厅内,分宾主落座。陈元化一看,行啊,这个刘铁军家里,有钱啊。

刘铁军道:“赵大哥,二位,我媳妇啊,正吃饭呢。你们稍坐,等她吃完了就过来。”

赵云山点点头:“不着急,既然来了,怎么也得看看弟妹。”

刘铁军就问陈元化:“二位,你们怎么称呼啊?”

陈元化道:“啊,我姓陈,名元化。这是我兄弟,叫韩君庭。我们啊,其实是路过贵宝地,听说刘兄弟家的事,所以才来瞧瞧。”

“哦。那您二位,是做什么的?”

“啊,我是大夫,专攻妇科的。刘兄弟,你媳妇这种情况很危险的,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万不可大意。”

刘铁军口打哀声:“陈先生,我也愁啊。可是,她就是不生啊,我也愁。”

“我听说,现在医院能做一种手术,叫剖腹产,能把孩子取出来,你们怎么不试试。”

刘铁军道:“您说的跟医院的大夫一样。我打听了,要在我媳妇肚皮上割一刀,把孩子拿出来,再把她肚皮给缝上。我媳妇不敢,怎么都不同意。我爹娘也不同意,说自古生孩子就没有那么干的。他们还说,我媳妇怀的时间越长,越说明腹中胎儿的不凡。想当年,哪吒他娘,不是怀了他三年零六个月嘛。”

陈元化差点没跳起来,连连摇头,这不胡闹吗。看来,这愚昧的人,走到哪都不少啊。同时,他也更加好奇了。

正在这时,就听侧门处有人呼唤:“铁军啊,你媳妇吃完饭了。”

刘铁军急忙道:“知道了,娘,我这就扶她出来。”说完,他站起身来,接他媳妇。

“踏——踏——踏”脚步声响,刘铁军扶着一名女子出来了。陈元化一看,这女子也就20多岁,模样清秀,但这肚子可太大了,鼓起来就像一口锅倒扣着。

刘铁军把媳妇扶到陈元化旁边的椅子上坐好,道:“媳妇,让先生给你看看,人家是名医,很厉害。”

刘铁军媳妇点点头,道:“有劳先生了。”

陈元化道:“不必客气。弟妹啊,你把右手伸出来。”

他开始给刘铁军媳妇号脉。手刚一搭上胳膊,陈元化的眉毛一动,道:“刘兄弟,弟妹怀的是双啊。”

刘铁军道:“哎呦,先生果然厉害,医院的大夫也是这么说的。可是,她就是不往下生啊,您主要给看看这个。”

陈元化点点头,闭上眼睛,开始仔细诊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的额头上竟然沁出了汗珠。

刘铁军着急,在旁追问:“先生,怎么样了?”

陈元化睁开了眼睛,缓缓道:“其实,弟妹按道理早就应该生了,可是,她怎么就还不生呢?”

“就是啊,先生,说的就是这个事呢。您看出什么了没?”

陈元化想了片刻,道:“弟妹的经脉中,有一股力量,一首在她下腹部游走。我不知道孩子不落生,跟这个有没有关系。如果想确定,就得我兄弟出马了。”说着,他一指君庭。

刘铁军来到君庭面前,一拍他的肩膀:“兄弟,救救我媳妇。”

君庭在那边一首想自己心事呢,根本没听其他人的说话。刘铁军一拍肩膀,还给他吓一跳:“啊,什么?”

这才引出一段,韩君庭救孕妇,扬名汴京城。

注:据调查,1985年,剖腹产在我国还没有普及,大城市的使用率才10%左右。所以,那时候难产,还是很吓人的。至于本书所说怀孕11个月的事,是小说的虚构。

——

作者有话说:

据调查,1985年,剖腹产在我国还没有普及,大城市的使用率才10%左右。所以,那时候难产,还是很吓人的。至于本书所说怀孕11个月的事,是小说的虚构。对了,小范要开新书了,谁的名字想在书中出现,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