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 119 章 三年:巨无霸嘉能可(三)

前文说到了嘉能可公司的转变,由最初的大众货物贸易商,向产销一体化转变的过程。免费看书就搜:二次元小说网

这个变化是显著的,几年时间,储备的矿产资源己经跟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矿业公司相差无几,最多是在一些稀有金属矿产上有些差距。

然而,嘉能可公司在此转变过程中,并没有丢弃传统——贸易。

如今,依托遍布全球的码头和仓储、一体化信息平台、可观的运力,嘉能可公司能够比较轻松地实现全球大众货物的调配,效率比之前不知提升了多少倍,因而获利也进一步提升的不少。单纯靠做贸易、做中间商赚差价,如今嘉能可公司一年的纯利润能达到近8亿美元左右,这算是信息差、地域差的极致利用。

当然,随着今后国际贸易的繁盛,自家航运、港口、码头、仓储等的提升和完备,单纯做贸易,一年实现几十亿美元的纯利润是件很轻松的事 。

..........

单纯前述这几个方面,嘉能可公司虽然不能称得上巨无霸公司,但是称为行业巨头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嘉能可公司还有一个很大的子公司——澳洲开发公司。算上这个子公司,说嘉能可公司是当今数一数二的巨无霸公司,应该没有多少异议。

三年前,李言和雅子环游澳洲后,决定成立澳洲开发公司,以统筹开发利用挂在嘉能可公司名下的那105万平方公里的荒芜土地。

澳洲开发公司成立之初,嘉能可公司与西澳洲政府、南澳洲政府和澳洲联邦政府经过几轮协商达成了几项补充协议:

一、105万平方公里的废地的所有权转移至澳洲开发公司名下,同时开发公司的注册地迁往澳洲黑德兰,行政级别等同于各州州政府;

二、澳洲开发公司在缴纳5亿美元补偿金后,获得领地范围内的30年税权,但是,关税和涉及矿产资源相关的税金除外;30年之后恢复联邦国家的正常化税务制度,开发公司领地以分州形式加入联邦,但是土地所有权还是属于开发公司。

三、开发公司有权招收其他国家的务工人员及其家属,这些务工人员及家属在开发公司领地范围内工作、生活满5年后,如果申请加入澳洲国籍,联邦政府不得以各种理由推脱,需要做出正向回应,包括颁发国籍证件等各项手续流程。

有了上述三条补充协议,说白了,嘉能可公司旗下开发公司相当于获得一块另类的殖民地,政治上等同于澳洲各分州政府,不过高度自治罢了,30年内一切财政、开发建设等等都得自己来。

一块荒芜的土地,要人没人,要资源没有资源,除了沙漠还是沙漠,仅有很少一部分矿产资源,还被单独罗列出来。澳洲人可不相信这么一个地方能有什么产出值得花费几十亿美元的代价。

有这钱,随便干些其他事业,不要太轻松吧。更何况,这块地名义上还是澳洲联邦国属地,又飞不走。

............

自从相关协议签订后,李言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开始开发利用这片土地了。

这片区域由北向南依次金伯利高原、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维多利亚沙漠、纳拉伯平原,五块区域。

说是荒地、废地、无人区,也不是很准确。挑挑拣拣,在南北两端的金伯利高原和纳拉伯平原的沿海地区还是有些热带草原气候带可以供人类生存的,也适合开发农业、畜牧业。

不过,如果不进行水利建设等基建工程,天生适合农业的土地真没多少,都不足1万平方公里;还有近15万平方公里的热带草原能够少量放牧,其实也属于荒漠地带,有些低矮灌木和稀疏草地;其余就是横亘在中间的西部高原三个的沙漠,面积差不多90万平方公里,算是真正的无人区。

在这9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中也有十来处小型山丘,得益于这些山丘,附近的低洼阴凉处,也能短暂积蓄一些淡水,形成短期湖泊,有水期很短,二十来天,不超过一个月。即便如此,这些短期湖泊也养活了品种繁多的沙漠动植物,当然了,品种虽多,但是数量却少得可怜。

不过这些地方也为后期改造沙漠提供了比较好的的立足点。当然了,这是后话,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

........

嘉能可公司充足的资金与华国强大的基建能力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变化巨大。如今三年过去,开发工作己经完成第一期目标、第二阶段部分目标,近期即将进入第三期开发中。

第一期目标最简单:卖出铁矿石。

这一目标单纯涉及西岭铁矿和哈默斯利盆地铁矿的铁矿石开采、运输。

目前,矿区、黑德兰镇和黑德兰港口,以及联通两地的货运铁路、公路,以及其他一些配套设施均己经建设完毕,出产的铁矿石由嘉能可公司航运部门负责运往华国及其他一些地区,己经平稳运行接近半年时间了。

同时期,为了配套矿区、黑德兰地区以及其他一些设施的用电、用水,经过华国专家组的勘察、设计,开发

公司在黑德兰镇和布鲁姆镇之间的中部区域,兴建了1个中大型火力发电厂和1个大型海水淡化处理厂。

整个发电、输送电等等环节,一切都是华国国家电网建设,这方面,李言可只相信国家电网的技术实力,其他也有不少电力公司前来自我推销过,统统被开发公司拒绝。

这个火力发电厂,占地80公顷,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有员工1400多人,基本都是华国内派遣而来的,少部分是澳洲本地原来发电厂的员工。

这个中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发电量,能够满足一个180万到200万人左右的工业化城市的基本用电量。如此一来,单单这一个发电厂就足以满足开发公司初期发展需求了。

至于那个大型海水淡化工厂也是个巨无霸,经过商讨,李言和开发公司最终选择了蒸馏法中的多级闪蒸法来处理海水。按照日产百万吨级的淡水来建设,这个海水淡化工厂首接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周边还留出了8万平方米的空地,以防后期的改造、升级、扩建等等。

这发电厂和海水淡化厂,耗资太大,为了避免占用太多资金,开发公司跟华国相关部门协商后,仅仅支付了三分之一的现金,其余都是用铁矿石抵债,按照目前华国的铁矿石需求量,矿区得开采不少时间呢。

不过这个方式对双方都有利,毕竟华国赚取外汇的根本目的还是到国外去购置各种工业原材料等等,以铁矿石抵充,还省了中间环节,也省下不少资金,避免被人薅羊毛。